◎晏中华
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州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民生大事办好办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力打开新局面、拓展新空间,不断夯实甘孜现代化建设物质技术基础,擦亮人民群众幸福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是核心要义。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这充分表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兜牢民生底线、加强民生建设,是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的重要举措,能为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内生动力,实现美好生活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全力抓增收,是加强民生建设的关键一环。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事关脱贫成果巩固,事关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我们必须将为了农牧民增收的鲜明导向树得更牢、落得更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发生。同时,做强乡村富民产业,推动企业与农牧户深度合作,共建产业链、利益链,建立紧密稳固的联农带牧机制,让更多农牧民从农畜产品中分享发展红利,实现增收致富。
全力促就业,是保障民生的根本所在。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与希望。各地各部门应积极作为,出台更多支持政策,聚焦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助力其实现就业。要主动谋划精准施策,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充分盘活家门口的资源,有效整合群众、企业、资源,促进老百姓就地就近就业,让就业成为民生改善的坚实支撑。
全力补短板,是加强民生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以问题为导向,谋划推出更多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始终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针对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补齐短板弱项,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让民生福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委、政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孜实践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上精准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人民,共同绘就甘孜发展的壮丽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