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蜀山之王”脚下的古道 2025年04月17日

◎高富华

翻越大相岭后,进入汉源县(原名清溪县。民国时期,因与贵州省青溪县同名同音,复改名汉源县)。出清溪县城经九襄、宜东,继续西行至三交坪,飞越岭横亘在眼前。

“在从雅州出发后的第三天中午,我就攀上了第一个关口的顶点。我朝西望去,看见了我人生中迄今为止最美丽的画面。河流将山谷雕刻得形状各异,远处的高山被白雪覆盖,高耸壮观,甚至不亚于喜马拉雅山。

“我对自己说:就算这次探险我什么都没有发现,但仅仅就是这样的景色就已经让我感觉值了。”

1930年,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到康定收集动植物标本。他说的关口,就是飞越岭垭口。

站在飞越岭垭口,葛维汉看到了“蜀山之王”贡嘎山的雄姿。在考察日记中,他兴奋地记下了那一瞬间的感受。

飞越岭是汉源、荥经、泸定三县的界山。山顶有一个垭口——飞越关,海拔2800多米。飞越关的北侧为桌子山,海拔3000米;南侧为马鞍腰,海拔3600多米。双峰左右耸峙,飞越关是一天然隘口。

报春花:古道上的“红军花”

从汉源县宜东镇三交坪到飞越岭垭口,大约有7.5公里。由于沿大渡河峡谷有了公路,往来行人不再从这里经过,古道已近荒芜,荒草丛生。一路走来,沿途是层层叠叠的花椒园,半颗米粒大小的花椒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花椒清香。

大青石铺成的古道,如今大多已被灌木丛遮掩。古道边,残垣断壁不时出现,是以前茶马古道的幺店子(背茶脚夫投宿点)。

古道上一株株绿叶红花的植物顽强地从青石缝中钻了出来,下小、上大、平顶,煞是好看。虽然有些稀疏,但花开正艳。随着地势越来越开阔,红花由稀疏的三五株一丛,再到七八株一小片……再后来是漫山遍野,开得红红火火,轰轰烈烈,大地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当地人称这种花为“转转花”。1935年6月初,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正是“转转花”盛开的季节,后来当地又称之为“红军花”。其实这种花的学名叫“报春花”。

1903年6月,有着“植物猎人”之称的英国人威尔逊经过飞越岭,他将采集的报春花标本和种子带了回去。如今飞越岭上的报春花,已开遍了欧洲园林。

虽然威尔逊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但同样也关注沿途的风土人情。在他留下的照片中,不仅有清溪县城,也有茶马古道上的背夫,为今天研究茶马古道留下了难得的影像资料。

越过飞越岭,下山依然是7.5公里,便到了泸定县化林坪。

“中间阔数百亩,土厚而腴,流泉甘美”,著名川康地理学家任乃强先生对化林坪的军事地理位置如此评价道。化林坪是山谷中的一块台地,因清康熙年间始派五百兵士在此驻守,被誉为“川边第一重镇”和“西陲首府”,也曾是川藏茶马古道上的第一重镇。

今天的化林坪只是一个有两百余户人家的小山村,石板小巷,土墙木屋,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

当年,中央红军长征从大渡河流域转战青衣江流域,飞越岭是主要战场,曾发生过激烈的“飞越岭激战”。红军长征路和茶马古道合二为一,再加上花期较长的“红军花”,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虽然交通不便,依然挡不住游客的脚步。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