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在州图书馆阅读书籍。
本报讯 四月的甘孜,被“4·23世界读书日”的书香萦绕,各类阅读活动精彩纷呈,化作温暖光束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近年来,我州积极响应深化全民阅读的号召,全力推动“书香甘孜”建设,让阅读蔚然成风。
在海螺沟景区的“红韵书香阁”悦读新空间里,各类书籍摆放整齐,游客们放下相机,捧起书籍细细品读。这种创新的阅读模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别样的旅行体验,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甘孜的文化魅力,吸引他们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
海螺沟红韵书香阁工作人员郑颖介绍说:“海螺沟红韵书香阁里有关于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科普读物类的书籍,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阅读需求,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将图书室搬进景区,正是我州打破常规,创新阅读空间建设的生动写照。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沉浸在书的世界,感受文化与自然的交融。目前,我州已建成景区悦读新空间4处,覆盖海螺沟、康定市多饶嘎目等主要景区。据数据显示,去年暑期各景区书吧日均接待读者超300人次,图书借阅量同比提升20%。
随着创新阅读空间取得良好成效,我州在阅读推广上持续发力,借助数字技术,为读者开启了全新的阅读体验,让阅读的边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在炉霍县新都镇,新都三村村民冬花通过州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的“三农”读物专栏,阅读“三农”方面的电子书籍。曾经,人们受限于图书馆开放时间与实体馆藏,阅读的时间和内容选择都受到很大制约。如今,数字赋能打破了这一禁锢。
州图书馆工作人员何兆丹鹤介绍说:“借助互联网,读者足不出户,动动手指点开甘孜州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就能访问海量电子书资源进行阅读。”
如今,在我州通过公众号进行电子阅读已成为一种时尚。无论何时何地,读者都能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截至目前,州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已整合电子书刊26万册、有声读物17万余集,平台月均访问量达1.73万人次。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偏远地区的群众能够便捷地获取知识。而在关注阅读便利性与覆盖面的同时,我州也没有忘记那些特殊群体,努力让阅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在州特殊教育学校的阅览室里,视障学生罗绒尼玛正通过指尖触摸感受着文字的温度。罗绒尼玛高兴地说:“我最近在阅读盲文版的《心目》杂志,阅读课外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州图书馆已为视障群体配送盲文书籍230册,定制有声读物7万余集。除了为视障群体提供专门的阅读资源,各类阅读活动也在甘孜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州图书馆工作人员何兆丹鹤见证着这些变化,她说:“近年来,州图书馆通过精准化阅读推广、服务品质升级、环境焕新工程三大行动,实现了从‘门前冷落’到‘门庭若市’的转变,特别是周末开放时段,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这份由‘人气’转化的‘底气’,正是激励我们持续创新的不竭动力。”
如今,阅读已融入我州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未来,我州将不断深化“书香甘孜”建设,丰富内涵、提升品质,让书香飘满甘孜的每寸土地。 全媒体记者 黄炼 廖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