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紫凌 马丽娟 唐紫宸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需要创造广阔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东西部科技合作搭建“创新金桥”、领军企业产研融合打造“创新方阵”、各级政府深化改革厚植“创新沃土”……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科研院所到产业园区,处处是科技工作者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创新活力竞相奔涌。
东西携手共筑创新高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雅春没想过,自己近四十年的科研生涯中,有十余年都频繁往返于北京和宁夏两地。在大西北的奶牛牧场里,她和团队共同培育出的“宁京一号”等一批种公牛,助力我国奶牛打破种源进口依赖。
“能把我的专业所学用到实处,是我最为自豪的事情。”她说。
优质种公牛是提升产奶量和奶品质的“芯片”。宁夏地处我国“黄金奶源带”,但由于人才匮乏,长期以来奶牛选育技术不健全、生鲜乳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奶产业发展。
2013年,宁夏下决心提振奶业,启动农业育种专项“优质高产奶牛选育”项目,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采取区内外双首席专家主持项目方式,引进国内一流育种专家开展攻关,王雅春受邀成为团队一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这是我们育种人的使命任务,这种跨区域科技合作的机会很宝贵。”她说。
培育种公牛,先要选出好母牛,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宁夏为此建立了3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2个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为选出性能最优异的母牛,王雅春和团队坚持长期逐头测定母牛的各种生产性能,累计测定了约350万头份奶样。
团队还在宁夏组建了育种核心群,通过定向选配引进国外顶级种公牛,与种子母牛结合培育后备种公牛。终于,6头种公牛脱颖而出,其中一头2020年度基因组产奶量育种值为+2748。
“一般情况下,只有极少数公牛这个数值能高于2000。检测结果出来时,我们都很兴奋,东西部联手打了个种业‘翻身仗’!”王雅春说。这头牛也因此被命名为“宁京一号”。
宁夏目前已搭建了奶牛全部生产性状的遗传评估技术体系和基因组大数据平台,建立了优质高产长寿奶牛遗传资源库和核心基础群,示范群产奶量和乳品质显著提升,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育种周期长而且难度大,作为育种工作者,尤其能体悟到总书记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性。”王雅春说,东部科研力量和西部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试验场景,提高了创新效率,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近年来,宁夏通过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才方式,引进科技创新团队62个,参与全区科技创新活动的区外科技创新人才突破9200人,1700余项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一批核心技术难题。
产研聚合锻造领军力量
14年前,博士毕业加入宁德时代时,魏奕民还没有想过能在一个三线城市做世界一流科研,并且能亲自推动和见证公司一次次技术飞跃。
福建省宁德市,宁德时代21世纪创新实验室大楼的蓝色玻璃幕墙闪闪发亮。该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是福建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魏奕民如今已是实验室数智化研发中心主任。
实验室负一层的微区分析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最新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材料。“这些肉眼看上去没有区别的粉末,却可以成为动力电池新的动力来源。”魏奕民说,凭借着新材料的创新突破,公司不断推动电池性能提升和行业进步。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