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为牦牛产业注入“新动能” 白玉县昌台牦牛系谱建设科研(科普)中心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25年06月04日

中心项目建设效果图。

施工建设现场。

本报讯 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穿梭在钢架与建材间,机器的轰鸣声与施工指挥的哨声交织…… 初夏的白玉昌台,风里仍裹挟着一丝高原的凛冽,而昌台牦牛良繁体系科研中心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了解,白玉县昌台牦牛系谱建设科研(科普)中心项目在中海油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1000万元,致力于打造集科研、科普、展销、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60%左右,预计7月竣工,它的建成将为白玉县昌台牦牛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昌台牦牛是白玉县的特色优良畜种,在当地畜牧业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长期以来,昌台牦牛产业面临着品牌影响力不足、科普宣传薄弱、产品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白玉县昌台牦牛系谱建设科研(科普)中心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发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自今年2月28日进场施工以来,白玉县昌台牦牛系谱建设科研(科普)中心项目的建设工作有条不紊推进。项目施工团队克服高原地区气候多变、施工条件艰苦等困难,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进度要求,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对特色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中海油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据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提升昌台牦牛的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预计将带动当地牦牛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直接和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在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将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牧民就近就业;同时,通过科普教育和技术推广,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此外,项目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牦牛文化,促进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郎呷 彭措正玛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