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甘孜县持续优化民生服务 绘就“一老一小”幸福画卷 2025年06月04日

◎2025甘孜融媒行动第二组

5月21日,2025甘孜融媒行动的记者走访甘孜县多个民生服务机构,在这里,既能看到特困老人们在敬老院里欢快起舞,感受智能养老服务中心的科技与温情,也能体会到孤困儿童保护体系中那份沉甸甸的守护力量。

老有颐养

传统与科技交织的温暖守护

走进甘孜县中心敬老院,悠扬歌声阵阵传来,71岁的麦朵老人正开心歌唱。工作人员翁姆介绍,麦朵是位“潮”老人,每天一早都会在网络平台上给大家问好。自入住敬老院11年来,她见证了高原养老服务的迭代升级。

“我在这里感觉特别好,吃的穿的,国家都给我们准备得妥妥当当。冬天有棉衣棉鞋,夏天有薄衫,每天都有猪肉、牛肉、新鲜蔬菜和热汤,晚上还有面块,包子、饺子也常做,生活太舒心了!”麦朵老人言语间满是幸福与满足。

这座承载着38位特困老人的院落,正将传统照护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13名专职工作人员不仅保障着老人们的基础生活,还通过各类文娱活动滋养其精神世界。翁姆表示:“我们不仅要让老人吃得饱、穿得暖,更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特殊节假日,我们会组织跳锅庄、做游戏等活动,平时也会定期开展智能手机使用教学、藏文学习等课程。”

距中心敬老院1公里处,占地20亩、投资4770万元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特困老人可免费申请入住,社会老人也能享受“菜单式”服务。该中心建成后,将与1个县级中心、2个片区机构、21个乡镇站点形成联动网络,为1207名特殊困难老人配备“云端守护者”。

老年助餐服务点的火爆场面,同样印证着养老服务的成效。每天中午,为老服务中心窗口前都排起长队,红烧肉、酥油茶香气四溢。工作人员李昌均透露:“每天有100—200人来就餐,系统里登记的60岁以上老人超500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30多位,最年长的已有96 岁。在这儿就餐,80岁以上老人免费,60岁以上老人仅需10元。”83岁的洛绒尼麦便是这里的常客,他笑着说:“这里的饭很好吃,我每天都来,还免费,太方便了!”

幼有善育

全方位构建孤困儿童关爱网络

在城市的另一边,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虽尚未接收受助儿童,但每周开展的“沐光童行”系列活动,让这里充满生机。未保中心社工登真则瓜介绍:“我们设置了娱乐活动区、监护救助区、综合办公区和户外活动区四大区域,能开展娱乐、心灵咨询、学习教育等服务,旨在为孤困儿童提供关爱保护,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营造温馨安全的成长环境。”

为确保应救尽救,甘孜县构建起“1个县级未保中心+21个乡镇儿童督导员+198个村儿童主任+N个社会力量”的保护网络。动态排查显示,全县6073名孤困儿童均已建立“一人一档”。今年,累计发放救助金185.19万元,3名孤儿住上保障性住房,11名残疾儿童用上定制辅具。

“近年来,我们结合高原地区实际,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已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一老一小’服务发展格局。未来,我们还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甘孜县民政局局长登真拉姆说。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