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
近年来,康定始终坚持才智赋能,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乡村“新农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大人才在高原农业、特色旅游等领域尽展才智、脱颖而出,目前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村破万”、18个村破百万、1个村破千万,人才振兴乡村的美丽画卷正在情歌大地徐徐展开。
“一杯咖啡”香飘返乡创业路
海拔3700米的康定塔公草原,返乡创业青年扎西动珠正悉心经营着自己用藏式小院改造的咖啡店——风马咖啡。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只为品尝研发上市不久的青稞咖啡、酥油咖啡等特色饮品,开业3年来咖啡店净利润突破136万元,年销咖啡超6万杯,目前正计划拓展创业版图在川西旅游环线开设更多直营店,让藏式风味咖啡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带动更多群众通过“咖啡+旅游”实现增收致富。2023年,扎西动珠创业经历入选四川省十佳创业故事。
扎西动珠和风马咖啡的成功正是康定引才育才工作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康定市不断加大人才回引力度,出台鼓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七项措施,从政策扶持、资源对接、融资帮扶等方面给予创业者支持,以创业基地为载体打造集创业者交流学习、联谊座谈、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年均发放创业补贴近200万元,厚植人才创新创业沃土,一批又一批人才回到康定、投身乡村,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贡献出更大力量。
“一颗仙桃”变身致富“金疙瘩”
康定折东片区陡峭山坡上连片的仙人掌长势喜人,“450亩仙桃种植提质增效”项目进展如火如荼,“仙人掌产业融合科研科普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康定在推动仙桃产业全链条省级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基础上,正着力打造规模化仙桃产业集群。
工作中,康定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人才领衔+科技赋能”,制定实施校地院地企地人才战略合作办法,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围绕仙桃产业链加大攻关力度,积极对接“科技下乡万里行”团队到仙桃基地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工作,因地制宜培育无籽和软籽仙人掌品种,研发上市仙桃脱毛机、分选机和仙人掌面、仙人掌奶茶、仙人掌冰淇淋、仙桃酒等终端产品,让仙桃价值翻了数十倍。
江富仙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江富感慨地说:“人才和科技一改千百年来仙桃去刺脱毛难、附加值有限等问题,现在通过仙桃产业我们合作社能够实现年均利润50万元以上,浑身长刺的野果子如今也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一粒青稞”种出群众新希望
富含营养的青稞是高原独特的农作物,是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粮。近年来,康定市委、市政府聚焦建设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化农牧业重要基地目标,围绕“两带三中心四基地四园区”产业布局,坚持“人才团队+产业基地”模式大力推动万亩青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如今,产业园已邀请尹勇等5名省级专家人才加盟,围绕青稞产业建成专家工作站1个,以提升青稞产量品质为目标完成黑青稞、藏青、康青系列的五个品种培育,引进无人驾驶播种技术让种植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联合下游企业成立青稞综合加工企业研究中心,成功开发青稞饼干、青稞花生酥等产品25余类,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260户群众户均增收近4000元。
2024年,康定万亩青稞现代农业产业园跻身四川省三星园区。康定市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张莎表示,“我们以园区集聚人才、用人才发展园区,通过产才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下一步,我们将以人才智力为支撑继续做好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孵化等工作,以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