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贡嘎山科考连获重大发现 2025年07月07日

(上接第一版)这种比大熊猫更古老且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活化石”,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此次发现的居群个体数量突破万株,保存状态优良。独叶草作为我国特有孑遗植物,其规模性存活直接印证了保护区生态质量的持续提升,揭示了贡嘎山作为“生物多样性避难所”的生态功能。

与此同时,该区管理局另一支科研团队在康定市贡嘎山镇子梅村附近布设的红外相机,首次捕捉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麝在四川境内的清晰活动影像。这一发现使四川有记录的麝类物种从林麝、马麝2种增加至3种。黑麝在国内数量稀少,此前主要记录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等地。

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地带的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从干热河谷到高山冰川的完整垂直带谱,相当于从广州到北极的生态压缩。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素有动植物宝库之称。

“明年我们将推出《贡嘎山植物卷》《贡嘎山动物卷》两部专著,首次系统梳理这些珍贵的新发现。”该区管理局保护科负责人蒋勇介绍,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科学考察与常态化监测,保护区高等植物记录已刷新至4906种,脊椎动物达581种,其中183种跻身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当黑麝首次在红外镜头前抖落皮毛,当独叶草在森林中摇曳,贡嘎群峰之下、世界第三极的“寂静宝藏”正发出最强宣言:中国守护的绿水青山,终将成为全人类的生态福音。

全媒体记者 李娅妮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