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传承
大国外交,在文明传承中汲取前行智慧,于历史奔流中锚定时代航标
●现实的担当
中国外交,展现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的负责任大国作为
●未来的指引
在全球南方新的“觉醒时代”,中国越来越令世人瞩目,“向东看”成为新的时代潮流
◎新华社记者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大潮奔涌而来,人类再次行进至历史的十字路口。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团结合作,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
2025年7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面对16位来自各大洲的外国新任驻华大使和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掷地有声。
年初以来,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劈波斩浪、勇毅前行,同国际社会一切进步力量一道,有力推动百年变局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演进。
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以大党大国领袖和世界级领袖的博大天下情怀,面向各国发出诚挚倡议——
“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携手开创这个星球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历史的传承——“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2025年仲夏时节,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隆重举行。从2023年的西安到2025年的阿斯塔纳,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又一次聚首。
回溯中国同中亚国家交往的历史,习近平主席感慨系之:“我们的合作根植于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巩固于建交30多年的团结互信,发展于新时代以来的开放共赢。”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条联结中国同中亚绵延千年的友谊合作之路,在新的时代写就文明交融的壮丽新篇。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中国-中亚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中国同中亚携手合作的时代意义。
大国外交,在文明传承中汲取前行智慧,于历史奔流中锚定时代航标。
“丝绸之路精神”“中国-中亚精神”“中法建交精神”“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上海精神”“金砖精神”……中国外交倡导和践行的每一种精神,都蕴含着关照现实的深邃思索,融汇为贯古通今的时代表达。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