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石榴树下的约定 2025年08月15日

◎泸定中学 王思静

校园的西北角,静立着一棵沧桑的老石榴树,粗糙的树干刻满岁月的痕迹。春日里嫩叶如翡翠般舒展。初夏时节燃烧般的红花便在枝头簇拥绽放,像一团团跳跃的火焰,点亮了整个角落。到了金秋,沉甸甸的果实便缀满枝头,裂开嘴,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玛瑙似的籽粒。这里是我和丁珍拉姆友谊开始的地方,也是我们埋下一个珍贵约定的地方。

记得刚上七年级的那个开学日,陌生的环境让我有些局促,午休时我独自走到石榴树下发呆。一个穿着藏服的小姑娘也走了过来,她有着葡萄般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她是新来的藏族同学丁珍拉姆,我们相视一笑。最初的交流靠着手势和断断续续的汉语与藏语。石榴树下清凉的树荫仿佛消融了这次见面的紧张与陌生。

从此那棵石榴树成了我们的小天地。放学后我们常常背靠树干坐下,我教她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她一字一句的跟读,大眼睛里满是认真。她教我唱欢快的藏族民歌。青春舞曲那旋律像流淌的小溪,虽然我的发音笨拙,但她总是笑着鼓励我。春天我们分享着家里带来的饼子和青团。秋天我们仰头数着树上越来越红的石榴,猜测哪个会最大最甜。

那是一个石榴花开的最盛的午后,火红的花朵仿佛把天空都映红了。我们刚一起在班级的民族文化展示会上合作表演完毕,她跳了一段优美的民族舞。我朗诵了一首关于团结的诗歌,赢得了满堂喝彩。坐在熟悉的老地方,丁珍拉姆看着满树红花,忽然转过头,眼睛亮晶晶的对我说:“我们像石榴籽一样做好朋友吧,永远不分开。”我的心猛的一跳,郑重地伸出小拇指:“好,拉钩!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两个小拇指紧紧扣在一起。

那年的深秋,一次经历让“石榴籽”的比喻从甜蜜的象征,变成了我们共同抵御风雨的力量源泉。学校组织了一次重要的学科竞赛,我和丁珍拉姆都报名参加了。备赛期间,我因重感冒连续高烧几天,虚弱地躺在宿舍,心急如焚,眼看着宝贵的复习时间一点点流逝,厚厚的资料堆在床头却无力翻阅。就在我沮丧万分,几乎想要放弃时,宿舍门被轻轻敲响了。门外站着的是丁珍拉姆,她怀里抱着厚厚的笔记本,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壶。她的鼻尖冻得微红,眼睛里却盛满了关切和不容置疑的坚定。“别担心”,她用不太流利但充满力量的汉语说,“山与山不相遇,人和人会相逢。你病了,我的眼睛就是你的眼睛,我的手就是你的手。”接下来的几天,成了我记忆中最温暖的片段。每天课后,她都会准时出现在我床边,风雨无阻。她不仅详细地为我讲解老师当天复习的重点,清晰工整地替我抄录下我因昏睡错过的笔记,还用她那带着韵律的语调,耐心地一遍遍为我朗读复习资料。更让我动容的是,她每天都从家里带来阿妈特意熬制的酥油茶。那带着独特咸香的温热液体,顺着喉咙滑下,不仅驱散了身体的寒意,还像一股暖流注入了焦灼的心田。她告诉我,在她们家乡,酥油茶是驱寒暖身、补充体力的良药,也是待客和关怀最真挚的表达。当我能够重返课堂时,竞赛日已近在咫尺。是丁珍拉姆用她的时间、她的精力,还有那份融入酥油茶中的深情厚谊,为我搭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让我没有掉队。最终,我们携手走进了赛场。公布成绩那天,我们俩的名字紧挨着出现在获奖名单上。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无需言语,滚烫的泪水交织着喜悦。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仅仅意味着分享甜蜜,更意味着在风雨来袭时,用彼此的身体为对方遮挡,用共同的力量去迎接挑战。

石榴树花开花落,果实成熟了,一季又一季,我们始终践行着那个花下的约定,学习上相互打气,生活中分享快乐与烦恼。我们一起去她家过节,品尝美味的烤包子。她也来我家过春节,一起贴窗花、包饺子。又一个秋天来临,我们摘下最红最大的那颗石榴,小心翼翼的剖开,鲜红饱满的籽粒紧密的挤在一起,在阳光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我们一人一半分享着那份清甜,每一粒籽都像在诉说着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和坚守的承诺。

如今,那棵老石榴树依然枝繁叶茂,年年绽放着火红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每次看到它,我就想起丁珍拉姆亮晶晶的眼睛和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那个石榴树下的约定。早已超越了两个人的小小承诺,她让我真切的触摸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度和力量。我们共同依偎在同一棵大树的怀抱里,沐浴同样的阳光、汲取同样的养分,这份由微笑约定凝聚成的团结之力,如同石榴树的根系,在时光的土壤里愈加深厚坚韧。最终必将撑起一片更加茂盛,更加甜蜜的未来。印证着我们紧紧相依,如同石榴籽般永不分离的青春誓言。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