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前
1969年初冬,我走进山西省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受到一次至今无法抹掉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当时,我站立在“万人坑”洞门前,向数以万计的中国死难劳工脱帽鞠躬。
1969年,是我走出校门进入机关工作的第五个年头。那年,因公所需,我所在工作单位甘孜州政府原文教处的罗麟组长带着我一路颠簸,来到山西省太原市。当我走出车站,低温寒潮差点冻掉耳朵,让我双脚蹦跳。我俩结束第一站的外调文字取证后,乘运煤火车货箱抵达下站大同煤矿。那天一位姓秦的矿政治部主任接待我们。在矿党委重视和帮助下,事前被列入外调三位当事人的积极配合下,经过细致约谈,一一确证完毕。罗组长和我起身,准备谢过秦主任,离矿去其它地方调查。秦主任突然说:“我们矿,1967年7月,在中科院的协调支持下,国家文物局、文博所、中科院等10多位专家对大同煤矿20余处‘万人坑’进行挖掘论证和鉴定保护。一周前建成开放矿部附近‘煤峪口南沟万人坑遗址阶级教育馆’。馆名是由你们四川老乡郭沫若题写的。你俩从四川藏族群众聚居区远道而来,欢迎你们参观!”机会难得。罗组长性格向来爽快,话语干脆,欣然答应,接受了邀请。在秦主任的陪伴引领,我们不多一会走进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
我们抵达“万人坑”时,已经有四五百名参观者列长队等候参观。凭吊死难矿工的有学生、军人、工人、机关工作人员、城市市民……煤峪口南沟“万人坑”就在我们前方咫尺。透过“万人坑”玻璃洞门,往坑中看堆积如山人骸白骨,肃立站着的我心里有些惧怕,顿感恐怖,周身发起凉来。解说员通过白铁皮喇叭筒介绍:南沟“万人坑”分为上下两洞,上洞宽5——6米,深40余米,下洞宽3——4米,深70多米,洞内堆积了层层死难矿工干尸遗骸,“万人坑”由此得名。它是1937年10月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不择手段掠夺煤炭资源成形的。当时在大同象南沟一样大的“万人坑”有20多处。日本侵略者在侵占山西的11年间,为疯狂掠夺煤矿资源,没让一个采煤工人离开矿区。从方圆百里占领区的乡村强行征集数万劳工到大同煤矿下井采煤,一旦发生矿难或因重病减员,日军就从被俘的青壮年中补缺,或是从别处抓劳工。每个劳工进了矿区,就如关进鸟笼的小鸟插翅难逃。在矿井周围是通上电的一层又一层的铁丝网,而双手端着长枪的鬼子旁边蹲着伸着血红舌头狼狗,五步一岗严密监视进出矿井劳工。井下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坑道崩塌,死亡劳工尸体还没僵硬,抬尸队就将其拖出井丢进“万人坑”。对于因矿难受伤的伤残者,只要不能为日本侵略者采煤、开矿、运矿,也统统拖走丢入“万人坑”,最终他们在绝望中死亡。那些拖运尸体的人,也逃不过有一天被抛入“万人坑”的悲惨命运。凡进了日军严密掌控的大同煤矿,中国劳工罕见有逃脱虎口的。大同煤矿“万人坑”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矿产资源,残害中国人民血淋淋的铁证。
据史料记载,日本侵略者在侵略中国前后长达14年中除掠夺走7亿多吨煤炭资源,还掠夺粮食8亿吨,大量金银、铁矿石2100余万吨、木材7亿立方米。杀害中国军民3500万人,中国抗日军队阵亡380万人,平均1个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人。这些触目惊心数字,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万恶滔天大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笔者以本文警示自己和儿孙,勿忘这段历史,灾难不能重演,才能不愧对被日本侵略者屠杀的抗日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