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明
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丹巴县有藏、汉、羌、回等13个民族聚居,长期的交融交流,产生了许多内涵丰富又各具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保留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嘉绒民居藏寨、古碉群、格萨尔石板刻画、包容性极强的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庆礼仪等,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对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丹巴县是嘉绒十八土司辖地最典型的嘉绒藏族文化的代表区,同时又是红军长征途中驻留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县,有红军在藏区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有利于树立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有科学的思路、清晰的目标和整体的规划,要建立一套集挖掘、保护、传承、发展于一体的操作流程。
及时挖掘。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人们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习惯,是人民日常生产载体的体现和生活形式展现,会随着生产载体的转变生活形式的改变而消失或消亡。如藏族造纸技艺在丹巴就已经失去了传承(在州内其他县存在传承)。因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就是及时挖掘,要开展全面、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实行动态化管理。
妥善保护。要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队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等各类专门人才,充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成果,对挖掘、整理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措施。尤其是列入濒危名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立即制定科学有效的抢救性保护措施。
重在传承。文化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是传承,失去了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是一个文化项目,是没有活力的客观的历史见证。因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把文化传承摆在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做出尝试和探索,如将丹巴锅庄、成人礼、弓箭舞等列入嘉绒风情节表演节目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效,但距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标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下深功夫、花大力气,在农牧区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人员聚居地、文娱活动场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载体,如实物雕塑、展示台、宣传栏等,只有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才能使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赢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在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内容、新活力。如嘉绒民歌——啦啦调,其最初是丹巴民间最为广泛的情歌曲调,后来依据活动场所、内容的不同而衍生出众多不同唱法,到了新时代,又成为了最受群众欢迎的政策宣讲、理论教育手段,显示出经久不息的生命活力。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利于旅游产业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而旅游的发展也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力、影响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提供保障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有效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并最终达到文化、旅游发展双赢之局面。
三、区域合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历史上,嘉绒藏族分布地缘较广,甘孜州、阿坝州、雅安市、凉山州均有部分地区分布。丹巴作为嘉绒藏族文化的传承中心,与其他地区有着必然的交流和联系。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发展过程中,为保证非物质文化的原真性、整体性、传承性,不同地区之间可以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积极谋求区域合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共同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笔可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作者为丹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