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强省,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大力推进“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着力强核心、补短板、提价值,聚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加快培育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中有升,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左右,亩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型经济形态加快形成,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成为主要特征,制造业竞争实力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35年,基本实现制造业现代化,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建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强省。
二、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着眼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重构,建设全球重要的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网络安全、超高清视频等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航空航天、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新一代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为引领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优质白酒、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绿色食品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以及全国重要的以钒钛、稀土、光伏、特种电子材料、石墨烯等为主导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高分子化工等为重点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医疗防护、抢险救援装备等应急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应急物资生产及储备基地。布局前沿科技及产业化运用,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精准医疗、前沿新材料、卫星互联网、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农业装备等未来产业集群。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