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五版)
尾声
跑马山公园还未完工,钦绕就调州政协任主席去了,但由他一手一脚抓起来的公园却时时刻刻挂在他的心上。很多年后他对这一段经历都还津津乐道,他深情地告诉我:“虽然不在州政府工作了,但我当时还是州委的顾问,我会时不时去看一下公园建设的进展情况。有一次我突然想到,公园建好之后,群众如何上跑马山?这个问题对年青人来说不是问题,可是对上了一定年纪的人来说就是问题了。该如何来解决年纪大的人上跑马山呢?联想到我到重庆开会时乘坐过的过江缆车,我觉得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有一天,我在康定街头碰到了州政府分管公交的副州长罗长树,我就把我的这个想法告诉了他,建议州上考虑在跑马山上搞一个缆车,这样来方便年纪大的人上跑马山。罗长树很认真,当时就掏了一个本子出来,把我说的这些建议都记了下来,并说回去州委开会的时候一定转达这个意见。
我原来设想缆车站就建在康定城内一个合适的地方,后来建到后山县粮食局仓库那里去了,我想人家可能有他们的道理。有了这个缆车,上跑马山就方便了不少,也解决了年纪大的人上跑马山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个缆车的档次不是很高,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已算很不得了的事了,这也成了甘孜州的第一座缆车”。
跑马山公园建好后,钦绕一直有一个遗憾没有说出来,前些年,州委老干部局组织我们离退休干部到井冈山参观,有幸我又遇到了钦老,他对我说:“跑马山公园建设完成后,应该在跑马山上为重庆市建一个碑,因为没有重庆支援的100万元,跑马山公园就建不起来,我们不能忘记了汉族老大哥对我们的支持,时间长了,我怕后人们不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对口支援的事,而是关乎民族团结的大事”。
已是百岁老人的梅俊怀老师,退休后就回到了成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康定了,但跑马山公园却一直是他晚年经常唸叨的事,他说他经常梦回跑马山,去转那吉祥的凌云白塔;去登那陡峭的迎风亭;去看那面对雪山的咏雪楼······他相信跑马山公园只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