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记者 张嗥
日前,泸定县磨西镇磨岗岭村贫困户孙红兵拿着刚刚卖核桃的9000余元,笑得合不拢嘴。“今天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孙红兵说,今年他家种植的核桃丰收,但是受到疫情影响,他和全村农户种植的核桃有滞销的风险。“看着核桃的长势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既开心又担心,过去我们村里的农产品因为销售渠道单一,大都卖不了好价钱,今年又受疫情影响,大家心里更没底气了。”孙红兵说,把丰产的核桃全部卖出去,是全村共同的心愿。
在了解到全村农户的实际困难后,结对帮扶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送来了温暖的“采购大单”。“在他们的帮助下,消除了我们核桃滞销的风险,家家户户的核桃不仅有了好去处,还卖到了好价钱。”孙红兵说。
磨岗岭村是泸定县磨西地区有名的核桃出产地,果仁澄黄饱满、醇香甘甜的核桃是大自然馈赠给这个村落的物华天宝。“今年,受疫情影响,当地游客数量减少,全村农户的收入也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今年村里核桃丰收了,产量较大,全村产量近30000斤。”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驻村工作队队员曾红说。虽然产量较大,但是销售渠道单一的实际难题一直困扰全村。“了解到实际情况后,我们决定认购村里的核桃,最大程度帮助解决销售问题。”曾红说,去年我们医院工会认购了23000余斤核桃,今年为减轻疫情对村民的不良影响,于是医院工会决定继续收购磨岗岭村的核桃。我们医院计划分成两批次完成核桃收购工作,总金额预算在14万余元左右。有了“大订单”,全村上下一片忙碌。采收、脱壳、挑选、晾晒、打包……村民们都忙着将自家丰收的核桃拾掇出来,在村委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共同组织下,大家有序地将核桃运至指定的收购点,过秤后登记,达成收购。热心的村民还积极帮助分装,便于下一步集中运输。短短两周时间,顺利完成中医大学附属医院在该村共计25000斤新鲜核桃的认购工作。磨岗岭村村干部介绍说,2018年7月起,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结对帮扶磨岗岭村以来,一直注重将扶贫与志智结合。医院从产业和教育等方面对该村进行帮扶,并派驻村干部前往进行脱贫帮扶工作。去年,医院投入援建资金20万元,助力该村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发展菊花种植产业。试种的2亩金丝皇菊长势良好,去年10月,村里收获的1000多斤金丝皇菊被农业公司全部收购,“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已经形成。对村民来说,种一亩玉米的收益大约是1200元,但种一亩金丝皇菊的收益则能达到4500元以上。经过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对口帮扶,磨岗岭村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在对磨岗岭村进行产业帮扶的同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也关心村里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医院工会多次以各种方式开展‘以购代捐’,积极帮助村里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磨西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颗颗饱满的核桃架起了医院和贫困村之间的情谊桥梁,传递着无限的关怀与感恩之情。“以购代捐”的形式已经成为当前的扶贫“潮流”,通过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而且能鼓励贫困户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增强贫困户自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于购买了农产品的单位、个人、社会组织而言,也能通过“以购代捐”吃到新鲜、无公害、真正物美价廉的绿色食品,是一种多赢的帮扶形式,既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精准扶贫爱心的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