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市甲根坝片区寄宿制学校 廖崇惠
摘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
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专家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孩子培养良好行为的关键期,小学生在这个时期心理开始逐渐发展容易养成习惯但也不容易保持习惯。
二、小学生不良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一)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表现为:1、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够长。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在刚上课的一段时间里注意力较为集中,而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则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容易离开教室的教学内容。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佳。
(二)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来自各不同的角度,有自身的、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
2、家庭方面的原因: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拥有复杂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是生活习惯,比如:马虎,不仅影响学习而且会使得他们在生活上的一些事也会拖拖拉拉。
(一)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作用。印度有一段哲理很强的民间谚语: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复体验,就有什么样的习惯养成;养成了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形成了什么样的习性,也就决定了你什么样的人生。
(二)怎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的一生是终身学习不断充实的一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汲取知识,丰富体验。
1、学生方面:一个人培养习惯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胜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2、家长方面:一位教育家说过“您是否有欣赏孩子优点的习惯呢?如果您总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恰当地表达出来,这表明您有一个好的教育习惯。3、教师方面: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挥智力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论述
有人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一张白纸,首先需要看父母给他们画上怎样美丽的画面,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社会都会不断地在上面作画,不要去责怪他们是那么的调皮、那么的不懂事,当他们拥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未来会给自己的人生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