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0年10月19日

浅谈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运用

◎康定市甲根坝片区寄宿制学校 车林丽

在我们基础教育中,面对的学生在学习优势、学习能力、学习目的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达到更加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简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即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将学生学习小组作为主要推动方式,通过布置任务和给出评价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积极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到的是主导作用。

二、具体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

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相较以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期末成绩和小组活动表现紧密联系起来,给予学生一个积极刺激,让他们在获得高分和集体荣誉的双重刺激下,自觉自发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所学内容上来。基础教育中的一大问题在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学习主动性不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必须在平时也努力掌握所学知识,不仅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起到督促作用,也对于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产生促进作用。

除了这些积极的变化外,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不足之处。

首先、在分组上还存在着欠缺。实际操作中没有考虑全面,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各组的表现有所偏差。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大的负面影响是损伤了落后组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本来还有一定学习兴趣的学生经过几次挫折后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十分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其次、在评价系统上存在缺陷。奖惩规则不够完善,导致有时候组与组之间产生一定的争议,削弱了以分数体现的评价模式的力量,分数的赋予有较大的主观性,削弱了评价的效力。而且这种以分数体现评价的方式有利有弊,好处在于直观明确,易于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坏处在于属于标准的外部刺激,不利于学生体验学习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不利于他们日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单一的以组为单位来进行评价的方式滋生了一批蒙混过关的学生,全靠组内其他学习好的同学完成任务,这样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第三、小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长久保持学生积极性。到学期中后期,学生参加小组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如学期初。部分学生适应了这种模式后就失去了新鲜感,开始带着应付的心理来完成任务,有的组还出现了组员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已经开始广泛应用的学习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同时也由于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仍然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教学工作者在日后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优化,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出真正适合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