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0年10月20日

命运的转折

写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年之际

炉霍县交纳村一角。新华社 发

◎新华社记者 惠小勇 周相吉 康锦谦 卢宥伊

1950年11月24日,在解放军进军西藏的征途中,新中国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建州后,被称为“娃子”的农奴们通过民主改革获得自由新生。

七十年风雨征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转折。这一转折,蕴含着历史必然。

“娃子”翻身

向秋卓玛身上有两处病根,犹如历史的烙印。

第一是眼疾。在她儿时,阳光和雪山总是那么刺眼,晃得眼睛生疼。她日复一日在地里劳作,可肚子从来没饱过。

第二是腿疾。瘦弱的向秋卓玛和其他农奴的孩子一样,在领主的土地上无休止地劳作,导致双腿一直隐隐作痛。

夏秋之交,向秋卓玛坐在自家经营的小旅馆里,腿上盖着厚厚的毡子,孙子和重孙在一旁嬉戏。谁能想到,一个曾在命运的樊笼中苦苦挣扎的农奴,如今能享儿孙绕膝的幸福天伦?

1935年,青稞抽穗时节,向秋卓玛出生在道孚县一个贫苦家庭,阿爸阿妈是终日不敢抬头的农奴。为讨口饭吃,她自儿时便辛辛苦苦地犁地、放牛放羊、洗碗扫地,换取每天的口粮……

向秋卓玛记得,那时天一亮就得干活,到太阳落山,她才能分到一点青稞果腹。饿得没力气,就悄悄把别人喝剩的茶叶渣放嘴里嚼。她见到过别的农奴被吊打三天,鲜血淋漓。向秋卓玛记忆中的童年,是黑暗的。“以为这就是命,我们这些‘娃子’就该无休止地劳作,煎熬直至死亡。”

1956年,向秋卓玛和无数农奴一起,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通过民主改革,向秋卓玛分得了土地、获得了自由。在解放军和工作组的动员下,她还加入了民兵。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