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胜
似水流年,岁月如歌。一觉醒来,重阳节便来到我的跟前了。
窗外,落叶呢喃,秋蝉低吟,溪水浅唱……四季轮回,天籁表情,给重阳平添肃穆,给生命唤起思索,给人生洽澄明清冽。情不自禁翻开诗卷,聆听古代文人墨客对重阳节的感叹,他们吟诗作赋,不吝笔墨。他们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怀念故友,赏菊品酒,抒发情怀,重阳节充满浓厚的文化韵味。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这是唐朝诗人卢照邻写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诗中表达登高后,喝起酒来愁绪满怀。明朝的文森登高时的心情更复杂,思乡之情更牵肠挂肚。“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异客。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重阳,是个观赏美景的日子。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重阳节到来时要回来赏菊。辛弃疾曾闲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别墅,在重阳之夜观月赏景时,他脱口而出:“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除此之外,无论是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菊花”,还是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都道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语言隽永,诗意清新。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是表达相思的行动。我们熟悉的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表明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茱萸更是不敢奢想,他写的《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面对国破家亡惨景,这个时候的李煜,重阳节的悲情在诗中自然流露。
重阳节,喝酒能抒发情感,更能寄托相思。“花间一壶酒,情在一杯间”就是这个道理。宋代李清照把重阳节这天喝酒的感怀写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里,他写道:“永昼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大意是: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看来,李清照在重阳节喝酒,对清秋也生出感悟。“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没有边际,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无限的思念。宋代的宴珠写的词《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作者用激情于山水的语句,用词恰当,情感表达淋漓尽致,如同身临其境,读来令人叹服。
插茱萸和赏菊两者结合来写的唐代诗人徐铉,他的《九日雨中》,对重阳节别有一番情韵,“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看得出,诗人在重阳节,登记后,激情四溢,笔下的诗句,寄情于茱萸,寄思于菊,片片情思,飞向远方。多情的古人,诗意的情感,诗情的生活,比起物质丰盈的我们,过得真性情、真惬意。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九日登高》,这首诗象一副优美的民俗风景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登高时见到的远山近城、雨后菊姿和欢度重阳佳节而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民俗。诗人叙事真实浪漫,比喻贴切形象,感慨乐观向上。结句自然而然引起了读者共鸣——怎么没有陶渊明的豁达豪情。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作的词《采桑子·重阳》,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这首词写了战地的秋景,写得那么鲜明爽朗;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重阳节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悲情的,但对伟人来说,指点江山,豪情满怀,乐观豁达,是他们的思想情怀。这是我们常人难以达到的思想境界。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苍天含情,人间涌爱。再老的重阳,我也蕴情;再迟的追问,我也虔诚;再迟的落幕,我也叩首。断然,月未圆花没艳,任夕阳西沉发送,凄婉如血……纵然结果是花蕊间的一滴泪,濡湿一片天,心仿佛从草尖中滑过,我认了。
珍惜当下,再多的悔意,也追不回流过的时光,再多的遗憾,也掩不住苍老的容颜。我们来到世界,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准备地说,我们都是奔着老去的。何所惧,何所怯?心怀故土,心牵亲人,天天都是重阳节!敬老爱老,把爱心留给老人,把平淡写成真意,再多的生活折难,再多的委屈和不平,也随了时光,跟了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