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0年10月29日

山里菜走向大湾区

(上接第一版)

村民没有技术,怎么办?“我们只能从零开始培训,因为我们要在这扎根,必须依靠当地工人。”苏永根说。

珍它是理塘县藏坝乡信乃村人,作为上门女婿来到濯桑乡汉戈村,今年28岁,黝黑的皮肤,他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以上山捡松茸、挖虫草为生,此前从来没有种过地,在信乃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公司把他和同村的降央作为培养对象,从外面请来农艺师,手把手教他拖拉机搭载装备的使用、保养、检修等技能。

如今,降央成了拖拉机队的队长,在园区里负责操作搭载北斗系统的智能播种机;珍它主要负责萝卜的装车工作,平时还负责开拖拉机,“技术不断成熟,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2017年年收入四万,2019年年收入五、六万,今年月收入最多时能有1万元。”珍它脸上洋溢着笑容。

随着困难一个个击破,康藏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公司已在当地流转了10837亩土地,计划发展万亩生态萝卜种植基地。在广东省的援助下,这里成为直供港澳极地试点基地建设县,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高原蔬菜产地。

如今,产业基地带动周边康呷、若拉、汉戈、查卡、业务等村400余户,务工总人次超2万,带动就业人数180名,其中还有参与基地管理、农机驾驶、基地内勤等高端技术和管理人员,务工收益350余万元,户均8750元。

和理塘濯桑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样,在甘孜各县(市),一大批蔬菜、水果、中药、畜牧等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规模化示范基地在广东省的援助下拔地而起。

据统计,广东省目前累计在甘孜投入53912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35个,建成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0000亩。

打通出山路

凌晨一点,康藏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灯火通明,珍它和七八位村民正在装车,装完30吨萝卜。约三个小时后,这批萝卜将被发送至成都、重庆或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为将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市场”和甘孜“大基地”对接起来,广东把农产品的全链条进行打通。

市场对接、产品加工、冷链运输……围绕着高原山里菜,一整条产业链动起来了。

农产品商品化处理中心便是广东援助资金建立起来的,在这里,真空预冷、低温冷冻和保鲜冷链处理规模达1000吨,主要农产品预冷率达90%,冷链运输率达80%,实现了全产业链机械化“耕、种、收”和冷链“加工、仓储、运输”。

仓储解决了,市场的对接也要跟上。广东通过在大湾区城市设立集展示展销、商贸交流、文化体验的“前店”消费平台和网络,在香港举办“圣洁甘孜·走进香港”优势资源推介活动,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建起圣洁甘孜特色农牧产品展示展销体验馆,在珠海建起对口支援甘孜州文化体验园……甘孜农特产品在粤港澳地区的销路一步步打开。

泸定县冷碛镇团结村在李忠琴的带领下,村民纷纷种起羊肚菌,全村种了40多个大棚,已脱贫的贫困户王连刚,去年种植一亩羊肚菌给他带来2.2万的收入,今年他又扩种了一亩。

一到泸定,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挂职泸定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翁国泉便带领李忠琴一起到广州、江门的各大药材市场和农贸市场去闯市场。

如今,广东人对泸定羊肚菌越来越喜欢,全县50%的羊肚菌都被广东人买走,“我们的羊肚菌特别香,广东人喜欢煲汤,今年只剩下这一点了,9月18日一到江门估计就会被抢完。”李忠琴手捧羊肚菌闻了又闻。

从甘孜到广东,约2000公里,物流成本太高一定程度上掣肘了当地农产品走进大湾区市场。为此,广东通过适当物流补贴有效促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联动。

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前方工作组运用广东对口支援产业资金,通过适当补贴运费、收购价等方式,扶持培育一批农牧产品销售企业,促进受援地特色农牧产品远销粤港澳,带动当地青稞、萝卜、黑花生、藏药桔等产品市场价格上涨10%。

打造金山银山

四川省直供港澳试点基地、甘孜州首家直供港澳试点、供港澳台东南亚蔬菜生产基地、供港澳蔬菜加工厂……如今,康藏公司的一个个头衔让来自高原的农产品与广东紧密相连。

濯桑现代农业园区今年的订单已有厚厚一沓。2018年公司基地运往珠三角市场以特色白萝卜为主的各类果蔬共计3000吨,其中销往港澳市场940吨,占全川供应港澳蔬菜的70%;2019年运往广东的各类果蔬达到4000吨。

“广东援川干部带着我们到广东对接企业,和乐禾食品集团、珠海农控集团等都有了合作。”杨帆告诉笔者。2019年,濯桑现代农业园区生产的白萝卜,进入粤港澳市场时,售价1.2元/斤;还有1万斤高原花菇直供港澳,价格每斤10元或15元。

近年来,在珠海、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开设甘孜州扶贫产品展销点并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专场展销活动,广东各界采购销售“圣洁甘孜”农特产品近10亿元,助力消费扶贫。

“要用消费扶贫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前方工作组组长、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兴文说,通过深化两地合作,要让甘孜更多农特产品走出去。

今年2月18日,四川省政府宣布甘孜州雅江县、炉霍县、色达县等12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此前已经退出贫困序列的6个县(市),甘孜州实现了整体性脱贫摘帽。

如今,江门、珠海、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上,来自高原的农产品源源不断。

然而,在李兴文心里还埋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甘孜的蔬菜,对于大湾区来说,是错季生产,正好可以填补大湾区的需求空白,目前,规模还不够大,我们要把甘孜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真正让这一座座大山变成金山银山。”望着眼前的大山,李兴文憧憬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