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光照条件好的地方不少,但像正斗坝子这样既辽阔又远离景区,且水电发达还有外输“电力天路”的地方却不多。发展光伏产业,正斗乡可谓“百里挑一”。
坝子一直是当地半农半牧民的草场,若影响放牦牛,老乡是不可能答应在这里发展光伏产业的。为了打消顾虑,正斗乡、村两级基层干部代表前往青海学习。“去那边一看,不仅草场没破坏,光伏羊也发展起来。”扎仁多登一下有底了,“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这种‘光牧互补、一地多吃’的模式很有说服力。”
“在坝子上,我看到了希望!”学习回来后,扎仁多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大家来到正斗坝子,沐浴在高原的阳光下,掰起手指头算细账:“项目前两期共计21万千瓦,紧跟着50万千瓦的立项也已批准,后续可能发展至200万千瓦,届时除了租金收入,还有大量基建带来务工收入。项目建成后,每5000亩电站需有2名巡护员,每人每年有4000元巡护补贴。同时,在保持放养基数的前提下,坝子依然可以继续放牧……”
老乡们听进去了,项目顺利落地。铺路、打桩、运料……项目建设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