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1年06月11日

岸芷汀兰幽思远

◎李仙云

仲夏时节,岸芷汀兰,芳香馥郁,低眉细瞅那如令箭般直插泥土的菖蒲,耳畔传来低缓悲怆的吟唱“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音韵随清波洇开了一幕如烟画卷,我仿佛看到屈原衣袂飘冉,韧芳载佩,他“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只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毅然怀沙自沉,希冀以此警悟君主和国人。正如白落梅说:“他用不屈的生命驾驭了千年的文明,用浩瀚奔流的思想,大气磅礴的精神,奠定了华夏民族永恒的爱国情怀。”他给“端午”注入了一种人文精神。

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中那句“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可谓古风盎然,颇有情趣。其实端午由来已久,它原本是龙的图腾的节日。在我家乡陕西关中平原,端午要穿五毒肚兜,系彩色丝缕线,佩香荷包,喝雄黄酒,门楣上悬挂青艾草。系“五彩缕”有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之说,据说也与中国的五行有关。每到端午,我总会想起那个遥远的场景,阳光静洒庭院,清风在巷头逶迤,母亲和婶娘们指尖轻舞飞扬,接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西瓜、辣椒、蝎子、虎头和胖娃娃的香囊便呈现眼前,那色彩斑斓的香荷包,忆起就有一种美妙能让心湖涟漪如花。

宋代赵蕃的《端午三首》中曰“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屈原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他一生写下很多不朽之作,他的《楚辞》《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学上的珠穆拉玛峰。他忧国忧民,胸怀天下,可忠言难被楚王采纳。他被奸人排挤,颠沛流离,最后落得以身殉国。“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每到端午,风雨悱恻,天地似在呜咽怅然,为这样的千古忠魂含冤陈情。那血色浪漫的凄情传说也为端午注入了一丝凝重和旷远。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这首《端午即事》是文天祥出使元军被扣,他费劲周折逃脱后,却被谣言所诬陷,为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此诗。“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往日为国尽忠的抗元名臣,已是双鬓斑白,他想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却是那么遥远。这位忧怀天下的民族英雄,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却和屈原一样,遭奸人陷害,唯留丹心照汗青。

白落梅如此评说屈原:“你虽不是那个年代的王者,却用一生的襟怀关爱黎民百姓。你赤胆忠心支撑着那个行将覆灭的王朝,在黑暗的夜里,上下求索着远处的黎明。”屈原用诗情传昭忠骨,我们以深情慨叹他一生的坎坷,他让一种文人风骨和爱国情怀凝聚为一种博大的力量,在端阳节折射出熠熠生辉的光芒。他身上彰显的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那就是成仁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