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1年07月16日

坚守“禁区” 写忠诚

记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石渠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

◎根松益西 甘孜日报记者 陈杨

草原万里、雪山巍峨、牧歌悠悠,蜿蜒的巴颜喀拉山在美丽的扎溪卡草原的映衬下更显美丽。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是我省最偏远、交通最不方便的县之一;这里平均海拔4250米,年平均气温-7℃,空气中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一半。

石渠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队伍,他们坚守在“生命禁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凭借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奋战在急难险重第一线,在石渠25191平方公里土地上,处处都挥洒着他们的热血和汗水;他们主动思谋、创新思路、凝心聚力,用辛勤汗水和智慧力量不断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石渠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书记蒋定江,捧着从成都领回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返回石渠县,在电话中,他激动地告诉记者:“省委书记彭清华在讲话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忠诚和信仰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践,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落实在每一次选择、每一份坚守中。’支部将继续深入推进标准化、示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抓党建激发“新动能”

一个单位的各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石渠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作用,在发挥政治机关职责、履行政治责任方面,积极动员党员干部自己带头干、团结大家干、动员社会干,起到良好效果。

该党支部聚焦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整治重点,在强化压责立规、自查督查、培训培优上做足“功课”。“压责+立规”,明确任务推落实。年初,支部制定机关党建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压实抓党建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突出解决问题,为抓实机关党建工作奠定基础。“自查+督查”,聚焦问题抓整改。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对标工作任务,查找梳理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深刻总结,深入研究,推动工作上新台阶。设立“红黄擂台”,对工作情况推进较好的上“红榜”,对工作执行不力的亮“黄榜”,定期公示、定期整改、纳入考核,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工作积极性。“锻炼+培优”,把握关键促提升。针对支部党员年轻化,该支部选择“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年轻干部到综合部门锻炼学习,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水平。积极实施“传帮带”工作,促进年轻干部成长,不断激发队伍“新动能”。

“结合今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支部每星期都要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以精彩的诵读和榜样的力量激励支部中的党员干部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增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石渠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副书记仁真卓玛介绍说。

脱贫攻坚显身手

我州曾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连片特困区,石渠县曾经是我州脱贫攻坚主战场。在脱贫攻坚中,石渠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先后派出2名第一书记、2名驻村队员到村开展脱贫攻坚,1名第一书记荣获全省优秀第一书记。

该支部对口帮扶新荣乡新荣一村,支部党员主动捐钱捐物为贫困户购买所需,帮助解决其诉求,引领他们依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支部党员还为村里的孤寡老人义务洗头、剪指甲,深受老人们好评。

党员尼杜红英是一名彝族干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她主动请缨到石渠县呷依乡担任第一书记,在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资助一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使其顺利结业。

帮扶既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扶志又扶智,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彻底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此,在石渠县虾扎乡担任第一书记的党员段尚磊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加大产业扶贫的同时,不断推进教育扶贫。在他的多方争取下,为虾扎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解决368套校服,为整肃校容校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方便支部党员与农牧民群众交流,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编撰了机关支部石渠双语报、石渠组工文萃、牧区常用藏语1200句(农牧民夜校教材)、驻村帮扶工作明白手册等,刊载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让支部中的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流动红旗”,成为党的“宣传员”。

自觉担当社会责任

在石渠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党员郭建军的事迹广为流传,他长期资助6名孤寡老人、7名孤儿、5名唇腭裂儿童,他的工资几乎全用到了这18名老人和孩子身上;去年县医院有名孕妇因生产大出血,郭建军的血型正好匹配,在捐献了400毫升血液后,(紧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