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1年08月25日

碧水如镜生态美

我州大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纪实

玉隆拉措秋景。 本报资料库 图

◎甘孜日报记者 兰色拉姆

我州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质保障区。我州境内,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长江上游主要支干流,加之小金川、折多河、鲜水河、无量河、硕曲河、巴楚河、九龙河、色曲河、泥曲河等各支流山溪广布,据初步估算,全州水资源年径流量约为641.8亿立方米。

近年来,全州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大力实施“三创联动”,以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永续利用为目标,积极构建全覆盖治水体系,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保障,不断激发全社会管护动力,全州河(湖)长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和景美。

完善信息 坚决落实河湖长制

每隔一段时间,丹巴县半扇门镇红五月村的袁坤军都会沿小金河巡视一遍。作为小金河红五月村境内的河长,定期巡河,尽心维护辖区段河道以及岸边的生态环境,是袁坤军的主要工作职责。

袁坤军告诉记者,担任巡河员以来,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治水工作的重要性。今后,将继续最好自身工作,当好守护美丽小金河的宣传员、监督员。

丹巴县属大渡河源头,共有36条河流,2个高山湖泊。县内共设州级河长5名;县级河长15名,乡(镇)级河长24名,企业河长16名,村级河长140名,村级巡河员140名,企业巡河员44名。

各方有责、人人尽力。推行河湖长制以来,丹巴县以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总目标,全面全力开展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今年初,该县又及时组织召开河湖长制工作推进会,全面谋划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到思想上再重视,行动上再加力,工作上再落实。

丹巴县河湖长制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全州河湖长制工作一大缩影。州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州河流湖泊众多,一条条河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康巴儿女。要把这些河湖管理好、保护好,并非一朝一夕,近年来,我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让河湖长制既有名更有实。

纵横交织、河流密集是我州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据统计,我州境内1000平方米以上河流48条,长度达7600多公里,占全省1000平方米以上河流长度的近三分之一,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19个,占全省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湖泊个数的三分之二。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