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1年09月17日

躬耕教坛乐无穷

记省特级教师、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李军

李军给学生们讲课。

李军在备课。

◎甘孜日报记者 兰色拉姆 文/图

从教28年,李军早成了半个甘孜人。

28年里,他先后“转战”理塘县中学、泸定中学、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以赤诚之心育得“桃李”满园。

28年里,他深爱教师这份职业,也眷念甘孜这方土地。他说,教师这一职业归根到底是良心职业。有了良心,才会对学生有爱;有了良心,才会对家长负责;有了良心,才会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砥砺前行守初心

1993年的夏天,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现西华大学)毕业,李军在旁人的惊讶中来到理塘县,成了该县一名中学物理教师。

理塘县位于我州西南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有“世界高城”之称。李军是四川阆中人,从小生活在平原之地,初到理塘,他饱受高原反应的折磨。

“你的选择很多,理塘不适合你!”面对一次次质疑,李军没有退缩,反而愈加坚定“教好书”的决心。在教学中,李军结合校情实际,主动与学生交朋友、谈心事、战困难,取得了很大收获。其中,他所执教的初中班,毕业会考成绩比本校其他班高出10多分,高中班结业合格率更是达到95%以上。

“在理塘中学的光阴,丰富了我的人生色彩。”受访时,李军向记者分享了一件趣事。

一次课堂上,李军正讲得津津有味,后排一名学生却睡着了。原本打算将其狠狠”收拾“一番,然而学生时代的记忆却猛然闪现在李军的脑海里。那时,李军也曾在课堂上睡着,老师没有责骂反而担心他生病,这令他十分愧疚,发誓要好好学习。

受到记忆的启发,李军当即“依葫芦画瓢”,关心起那名睡觉的学生。几天后,那名学生主动找李军承认错误,并将李军“只有真诚才能换来真诚”的教导抄写在墙报上。那一刻,李军似乎明白了教育的意义。

春去秋来,离别在即,新途开启。2004年,按照组织安排,李军告别理塘县中学,来到泸定中学任教。七年后,他又调到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物理、数学、申论、项目管理、政策法规等科目的教学,并担任学校支部书记、双示办负责人等重任。

李军不仅出色完成学校的各项校内工作,还严格履行泸定县政协委员、州社科联理事、州人才发展促进会成员相关职责。在他看来,随着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作为一名中职教育基层教师,自己有责任更有义务多做点事。因此,他打算开展“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对接甘孜州产业转型”的调研工作。

记者了解到,李军的该项调研工作,旨在为我州职业教育有效对接产业转型提供思路和建议,从而助力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逐渐彰显职业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李军打算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梳理问题、形成报告等步骤完成该项调研工作。

精耕细作重教学

作为教师,李军深知“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他钻研出的教学“功夫”得到一致好评。

李军告诉记者,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理卫生的保健者,也是标杆和榜样。要想充当好这些角色,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不能放慢前进的脚步。

针对“教什么”?李军始终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在他看来,在新的时代,教师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单一型教师变为全能型教师。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在社会中如何健康向上的生活和生存等。

“教什么”的另一个核心对象是教师。李军说,教师不仅要总结过去、注重当前,更要把握未来,因此培养教师的工作同样不容忽视。

基于以上两方面考虑,李军总会在教学中给予“教什么”明确的回答。例如他承担的《家庭电路》示范课,主讲的《礼仪与实用公文写作》《学党史,强党性,做合格党员》《科研课题申报常见问题》《以赛促建,赛建融合提质量》等讲座。

在提及要“怎么教”时,李军直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他说,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立足讲台的根本,学高为师,教学的前提是自己要会,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恰当运用教学媒体,因材施教,正确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处理。

李军对教学有清晰的认识,开展教学工作更不在话下。从事职教教学以来,连续六年,他所教的学前教育物理学科结业考试合格率都是100%;他跨学科教授的建筑施工班应用物理、电工基础教学也取得很好效果。期间,他个人获得了省优秀教师、州骨干教师、康巴英才中高端优秀人才等荣誉。

为了教学工作“节节高”,李军十分注重教研。他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不仅阅览各类学科教学书籍“充电”,还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锤炼教学基本功。李军先后有3篇论文荣获省级奖励,已发表的县、校交流论文(专著)近10篇,主研州级课题1个,参研省级课题1个,编写校本教材2本,累计字数上百万。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李军还参研了国家级重大课题《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并顺利结题。

实招硬招助发展

“李军老师的指导,对我帮助很大,教学工作得到了质的提升。”州职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刘晗的一席话,让记者对李军有了新的认识。

据了解,李军是学校“老带新”的典范人物。近年来,经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已有多名成为学科骨干人才。去年,他还指导学校专业团队参加国家、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斩获1个国家级奖,14个省级奖。

作为学校办公室主任,李军的行政管理业绩突出。经他撰写的简报、信息多篇被教育杂志录用,草拟的“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示范学校”等多篇申报材料获得好评,学校由此获得国家、省、州的荣誉达20余种。2019年,他所负责的省级示范校创建工作经省厅专家组认定,在全省25所学校中获A等第三,总排名第三,为学校获得500万元的奖补资金。

在社会实践工作方面,李军同样不甘落后。他赴康南分校开展结对帮扶,分享专业建设的规划框架及主要做法,介绍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的规定框架及注意事项,并与康南、康北分校和甘孜职校的教师们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研讨专业教学方法。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28年来,李军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回望来时路,他说最大的收获是将快乐融进自己喜欢的事业,欣赏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执着破解教育难题,享受成功的喜悦。

“过去我认真教学,现在我爱岗敬业,将来我仍将一如既往地投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灌溉和培养甘孜的花朵,献力甘孜教育事业。”李军告诉记者,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是毕生的理想和追求。他将积极践行好四川省特级教师的义务和职责。

采访最后,李军就甘孜教育事业更好发展给予相关建议。他建议,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是关键,教育发展愈加均衡不能少,要继续实施集中办学模式,分步支持区域内“领头校”的发展,大力实施校长、教师支教制度,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幅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并重并举发展尤为重要,要确保各县(市)甚至每个乡镇有更多的本土人才出彩,为县域内输送“靠得住、用得上、沉得下、干得好”的各级各类人才,从而为服务地方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