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1年10月01日

大渡河畔

◎贺先枣 邓明前 倪英

1979年,聂荣臻元帅为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题词:“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1979年,张爱萍将军在泸定填词一首:《浪淘沙·重过泸定桥》:“铁索飞去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1980年,杨成武上将为泸定革命文物陈列馆题词:“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河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1985年3月22日,邓小平同志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题写了碑名;1985年9月27日,到泸定视察的胡耀邦同志为铁索桥东桥头题下了:“飞身可夺天堑,健步定攀高峰”的对联。

1984年12月7日,聂荣臻元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题定碑文。

纪念碑文全文如下:“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泸定桥的重大胜利。

红军飞夺泸定桥,是毛泽东同志在安顺场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的。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带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沿东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红一军二师、一军团军团部和红五军团,沿西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两支部队互助支援,夹河而上,夺取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先头部队是沿大渡江西岸北上的二师四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党总支书记罗华生)。他们受领任务后,立即紧急开进,一边走,一边消灭沿岸相遇的敌人。第二天出发一昼夜强行军240里崎岖山路,按时赶到泸定桥,并组织22人的突击队,冒着东岸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攀着铁索链匍匐射击,奇绝惊险地夺取了泸定桥。

一师和干部团不断击溃和消灭河东岸的敌军,对四团夺取泸定桥起了策应的作用。

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成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梦想,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再次体现了我英勇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红军的功勋永垂不朽!红军精神万岁!”

老一辈革命家们留下的这些珍贵的诗词和文章,不仅为后人保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而且对红色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精当而深刻的阐述,他们为后来者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指明了方向。红军长征创立的红色文化能为如今的旅游事业,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的动力,与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