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近日,泸石高速公路TJ8标白草坪隧道出口左洞累计掘进700米,礼约隧道项目左洞累计掘进1000米。至此,泸石高速全线隧道总进尺突破3万米大关。
“作为省内在建工程桥隧比最高的项目,我们在面对平行近接多条区域性活动大断裂带的世界难题,以及疫情、汛情、地灾多发等严峻考验时没退缩,全线按照蜀道集团‘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劲头不松’的总体要求,时刻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两手抓,在这条‘红色之路’上一展蜀道筑路铁军风采,目前隧道进尺达30000米,为我们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蜀道集团藏高泸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飞云告诉记者。
目前,全线隧道累计进尺完成的3万米,占隧道总进尺的22%。岁末将至,泸石高速在疫情、汛情、地灾多发等客观因素综合影响下,依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挑战“工程禁区”,绝招在哪里?
据了解,在工程技术上,泸石高速加快推进平行近接大型活动断裂带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及时取得隧道结构受力特征、抗断抗震措施、岩爆预测和防治措施等阶段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现场施工,确保顺利完成隧道建设,为全周期运维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现场施工还极其注重“零开挖”“短进尺强支护”“超前地质预报”“提高监控量测频率”等理念的推广实操。
“零开挖”即隧道口创面较小,减少对边坡的开挖、树林的砍伐,在保障边坡稳定、进洞安全的同时,更是最大限度保护了隧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全线18个隧道都采取“零开挖”的施工方式挂口进洞。
“短进尺强支护”即在隧道取得短距离进尺后,即刻开展初期支护,及时跟进二次衬砌,避免超前开挖带来的岩爆、掉顶、垮塌等危险,这种方式在泸石高速全线隧道项目都十分常见,根据围岩级别来控制进尺量,保证隧道建设总体健康。
“超前地质预报”即采取多重手段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是否可能含有断层、破碎带和地下水,而这对于工程建设十分重要。为了更为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的断层、破碎带及地下水情况,泸石高速采用TSP-3D、TGP、瞬变电磁仪、地质雷达,地质钻探结合内窥镜等综合预报方法对前方岩层情况作出精准预报。
“监控量测”即通过设施设备跟进,掌握围岩动态,对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作出评价,以确定隧道施工是否安全。泸石高速全线隧道都及时开展监控量测,高度重视围岩变化问题,全线围岩情况较为稳定,达到安全施工标准。
“我们作为施工单位,在业主单位统一指挥下,积极响应节假日不停工号召,增添设施人手,增加倒班轮数,全面推广‘五加二,白加黑’施工模式,力保项目推进情况稳定可控。”泸石高速C2总包部常务副经理孙来表示。
同时,泸石高速全线积极开展劳动竞赛,营造大干氛围。除了打造“零距离、零排放、零开挖”的三“零”工程,全线还大力推广实行“全工序、全循环、全过程”的三全工作法及“四新技术”,按照“一桥一策,一隧一策”原则,全面提高项目整体推进效率;实施“信息化+数字化”管控,确保施工全过程严管严控;以沟通 “零距离”为导向,统一各参建方思想,建立各方协同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设计、施工、运维数据互通,试验检测数据互联,调动全员积极性,齐抓共管。
当前,全国防疫抗疫形势依旧十分严峻,泸石高速全线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迅速激活应急状态,守住“零感染”不易成果,全线建设者筑牢防控屏障,推动项目建设不停工,加快推进全年项目目标顺利完成。
记者 李娅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