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1年12月29日

众手浇开团结花

白玉县各民族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纪实

对群众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众人共唱团结歌。

◎袁飞 白玉县委宣传部 文/图

隆冬时节,尽管寒风凛冽,生活着藏、汉、彝、回、羌等民族的白玉大地却是一派生机。走进白玉县农村牧区,处处洋溢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气息,村村寨寨旧貌换新颜。正如白玉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央邓珠所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白玉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群众住上了新房,发展了产业,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赞歌。”

翻开历史画卷,白玉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民族团结故事绵延至今,各族儿女之间浓浓的民族团结情,早已融入到了彼此的血液之中,无论是危急时刻的守望相助,还是灾难之后的温馨抚慰;无论是脱贫攻坚的携手并进,还是奔康路上的互助相行,一桩桩生动感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一脉相承的民族团结传统,经受住了疾风骤雨的考验,散发出耀眼的民族团结光辉,不断涌现的民族团结典型,凝聚成为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白玉人共同绘出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民族团结基础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近年来,白玉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把民族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谋划推动,着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族人民呈现出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白玉县是以藏民族为主的聚居县,全县藏民族约占全县人口94%。白玉县将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计划,专项部署落实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县委组织部门充分利用机关党支部集中学习会、业务知识集中学习会,积极开展以民族团结为目的的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思想问题,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推进民族团结工作落实落地。一方面,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完善组织系统学习培训制度,制定《中共白玉县委组织部机关集中学习会制度》,采取示范引领学、集中学和个人自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扎实抓好学习,提升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组织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甘孜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甘孜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等政策法规,受教党员干部职工3500余人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州县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受教党员干部职工4000余人次。进一步引导教育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认清维护民族团结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深刻认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大深远意义。

进一步丰富载体,夯实基层基础,是推动民族团结各项活动落实落地,助力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抓好班子建设。一方面,按照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严把政治标准关,加大从少数民族干部中大力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目前,全县416名乡科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331名,占乡科级干部的79%。另一方面,突出村干部选任“六条标准”,实行“四问三审双承诺一宣誓”的村干部选任模式,着力从政治素质好的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技术能手、退役军人、退休干部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选配村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进一步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进一步突出党员示范引领、密切联系群众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建立县、乡镇党务干部梯次培养机制,每年遴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的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作为乡科级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结合“双培双带”先锋示范工程,“百千万康巴英才”加大在委培生、共青团员、退伍军人、初高中毕业生、待业大中专生、农村实用性人才、少数民族群众中培养后备干部力度,确保每村至少储备3-5名后备干部,确保新鲜血液。

白玉县群团机关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加强民族团结的决策部署,按照民族团结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厘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营造团结和睦、关系融洽、社会和谐稳定的环境。群团机关各部门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内容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将此作为检验和考核工作业绩的一个内容,不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抓好民族团结工作,机关支部专门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六个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民族团结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群团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内容、有形式的进行,也保障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质量,使群团机关不断涌现出了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各族干部职工不分民族、团结互助蔚然风气,兄弟情深、各民族和睦亲如一家。各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及时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不安定因素,努力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

共同繁荣进步

开创协力发展局面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白玉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十指联奏,奏出扶贫“最强音”。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第一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全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县长负责制,投入3.4亿元,完成农作物播种26.3万亩,推广青稞良种等1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72万亩、蔬菜大棚2247座、牲畜暖棚620座,粮食稳产总量达5.5万吨;牲畜改良和选育2万头(只)。围绕“两轴四园七基地一中心”产业布局,建成高原藏菊试验试种、白玉黑山羊保种繁育、赠科万亩核桃种植等7个特色农牧产业基地,成功组建白玉藏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农特产品销售总额达1368万元;“黑山羊+藏菊”成功创建为首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昌台牦牛取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高原藏菊、燕麦、马铃薯和白玉黑山羊获得有机转换认证,注册“白瑜藏品”商标产品34类,取得四川扶贫商标认证4个;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投入各类资金33亿元,强力推进“五个一批”,大力实施“七大攻坚”,全面建成基础设施等25类1000余个项目,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75户、新建(维修)住房1842户,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和户户通生活用电、安全饮水、网络通讯、广播电视,确保了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和安全住房有保障;在贫困村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1.47万亩、专业合作社103个,26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县81个贫困村退出、2641户1272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脱贫摘帽群众认可度达99.94%,名列全省第二位,并于2016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荣誉。

同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投入1.3亿元,先后实施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4个,建成瓦须昌台帐篷城一期、普马民俗文化旅游风情村等旅游景点和配套基础设施,推进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融合示范产业园区建设,博美山、拉龙措成功创建为3A级景区,察青松多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拉龙措古冰漂湿地国家4A级景区创建加力推进;完成旅游“四库”建设,开发旅游纪念品三大类200余件。积极融入“丝路甘孜·康藏秘境”旅游线路,举办锅庄大赛等系列活动,主动参加深圳文博会、厦门招商推介会等,邀请《国家地理》杂志到县采风,“金沙林海·天然白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5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3.3倍和3.9倍。在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旅程上,留下了一阙灿烂华章。

维护和谐稳定

书写共同进步新篇

平等是民族团结之本,和谐是民族发展之魂。白玉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县委县政府坚决扛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把保障社会基本面稳定作为核心任务,坚持把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共同进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旗帜鲜明开展反分裂斗争,持续巩固“五个零发生”成果,全面开展法律“七进”,完成107个村535个点位“雪亮工程”建设,覆盖率超80%,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逐步成型。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白玉实践,健全“三大调解”衔接联动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直接受理、归口办理、联合调处,有力确保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连续五年获得省、州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荣誉,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州前列。全县人民广泛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每年“十月”的民族团结月期间,各族同胞欢聚一堂,载歌载舞,话团结、庆丰收,感党恩、爱祖国,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回顾过去,白玉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硕果累累,助推了和谐社会发展进程。展望未来,县委、县政府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将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等场所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不断激发各族群众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以跨越发展的实际行动,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欧曲河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