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1月06日

甘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

◎孙锦彪 付冰莲

2021年,甘孜农商银行在省联社党委和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级监管部门、市县党政和各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始终坚持“强基固本,提质增效,开拓创新”工作总基调,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转变经营机制、推动稳健发展。开业一年来,取得“地方党政满意、系统排名提升、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的好成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1年末,甘孜农商银行存贷款规模达332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居全州银行同业前列,监管指标持续优化。在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勇担重任。2021年纳税8300万元;五年多来,共纳税5.5亿元,是甘孜银行业第一纳税大户,甘孜农商行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甘孜人民自己的银行”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作为。

服务乡村振兴

●围绕乡村振兴 创新金融产品

依托地方特色,创新“松茸贷”“小康引路贷”“乡村振兴贷”等信贷产品,运用“点线面”工作法,全方位满足“乡村振兴”资金需求。整合政策资源,搭建“银行+担保+农户”模式,累计发放1.8亿元乡村振兴分险基金贷款,带动8万余户贫困户脱贫奔康。开辟蜀信e·“惠生活”购物商城——甘孜专区,首创“电商+蜀信助农+直播”新模式,探索员工直播带货、植入费用补贴等方式,将甘孜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助力“圣洁甘孜”品牌走向全国。

●推进整村评级 提升授信额度

2019年起,甘孜农商银行启动了新时期整村评级三年行动计划,将评级授信工作推进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社。引入“信用村镇”评级体系和“党建+金融”模式,采用公示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方式,公开做实社会监督、道德监督,将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从5万元调整至50万元,有效提升农牧民授信、用信额度,全面升级新时期整村评级水平。已经完成有效评级7万余户,授信32亿元,累计用信8.37亿元,助力偏远山村的农牧民群众享受现代金融服务。

●勇担助农使命 巩固脱贫成果

为捍卫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甘孜农商银行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勇担“助农致富”历史使命,及时调整产品方案和风控模型,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量质双升。目前,全行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8.73亿元,占州内银行同业的三分之二以上。紧跟州委、州政府牦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发放牦牛产业链上下游贷款金额超3.6亿元;投放产业龙头企业贷款,助力理塘鹏飞高城牦牛肉公司搏击市场、向专精特新迈进。

发展绿色金融

●投放绿色贷款 服务双碳战略

为助力“双碳”战略,甘孜农商银行成立绿色信贷领导小组,遵循州委、州政府“风光水”产业引领,深耕绿色信贷市场。目前,甘孜农商银行累计向大中型水电企业发放水电贷款18.5亿元,实现与国电、华能、华电、大唐等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业务合作全覆盖。加大力度与光伏、风能、锂矿等龙头企业开展业务对接和战略合作,奋力助推甘孜“风光水储”互补一体化战略发展。

●打造全程信贷 服务全域旅游

紧跟州委、州政府“全域旅游”战略部署,创新设立“全程信贷”模式,对海螺沟、稻城亚丁、措普沟、甲居藏寨等特色景区进行重点支持,累计向各大景区发放贷款12.2亿元;向新都桥观光酒店、德格文化民宿、道孚特色民宿等酒店业发放贷款5.8亿元。截止2021年末,旅游产业链贷款余额达26亿元,全力支持文旅产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核心景点辐射范围内农牧民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

●强化科技赋能 践行低碳生活

针对甘孜地广人稀等实际,紧密结合“数字甘孜”“智慧甘孜”战略,创新推出“蜀信e贷”“幸福农e贷”等线上“零接触”金融产品,将地方金融服务通过无线电波触及广袤的康巴大地,更好满足城乡居民现代金融服务需要。以“惠支付”为代表的现代支付,支持景区、餐饮、商超、医院、菜市场、公交车、停车场等十大便民场景,扫码收单商户突破1.5万户,年交易笔数突破980万笔,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成效连续3年蝉联全州同业第一。

服务普惠民生

●关注中小企业 服务实体经济

强化银保、银政分担机制,整合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贷款风险基金、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和应急转贷资金,高效服务中小企业。全年累计运用中小企业风险基金分险62笔3.5亿元,运用乡村振兴风险基金分险130笔1.8亿元。2021年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2020年累放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投资甘孜地方债余额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达2.3亿元。服务实体经济方式更加多元,力度更加强劲。

●升级服务方式 激活个体金融

大力拓展“小微贷”“惠商贷”等个体商户生产经营主打产品,持续对申贷方式、还款方式、担保方式、贷款利率进行优化升级。出台专门利率优惠办法,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1年末,实现授信500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户数、户数增量三项指标全州银行同业第一。以小微金融活水,滋润雪域高原经济细胞健康成长。

●集中优势资源 大力稳企保就

心怀“国之大者”,服务“两个大局”。迅速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为809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续贷展期16亿元,下调利率300余户19亿元,为客户让利2000万元;竭尽全力调动全行潜能,坚决助力打赢防疫战役。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策,应时推出“战疫贷”“稳保贷”等创新信贷产品,为全州抗疫企业授信超3亿元,全力服务“六稳”“六保”。

夯实基础服务

●履行普惠责任 服务百姓民生

深入领会国家战略意图,以“普惠名义”服务地方民生。全年累放普惠小微贷款3600户,金额28亿元,较年初增加3.2亿元;累放普惠涉农贷款42亿元,较年初增加4.4亿元。将普惠金融服务做深做实做透。依托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倾情服务“三农”,全年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贷款13亿元,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入驻空白乡镇 创造服务记录

积极响应国家和监管部门号召,创造条件入驻边远空白乡镇。2021年,在九龙洪坝乡、子耳乡,道孚龙灯乡,雅江普巴绒乡,甘孜泥柯乡,乡城洞松乡,理塘禾尼乡等乡镇建设分理处24个,奋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国家金融服务带到最需要的地方。营业网点所到之处,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边远地区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金融服务,一举结束了长途跋涉到县城办理金融业务历史。

●建设乡村站点 延伸金融触角

按照“村村有站点、村村有联络员”目标,在全州建成金融服务站(点)720余个,布放ATM机具150余台、POS机具1.2万台、EPOS机具1300余台。创新开展“汽车银行进乡村”活动,打造移动金融新生态;发挥“金融纽带”作用,为边远地区农牧民群众提供移动金融服务,切实打通“最后一米”。甘孜农商银行成为全州服务渠道最广、承担责任最多、金融触角最深的银行机构。

创新驱动发展

●上新智慧机具 打造现代银行

精心打造“手机银行、网上银行、96633电话银行”三大线上渠道;疫情高峰期面向客户提供服务交易超270万笔,金额超65亿元。大力引进超级柜员机(STM),实现柜面70%常用交易标准化、厅堂化。整合多种机具和及时通讯载体,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现代化金融服务,柜面替代率上升至89%,实现广大客户“最多跑一趟”或“一趟不用跑”。

●推出藏文银行 提升客户体验

创新推出藏文界面手机银行服务,主要面向不认识汉字又懂藏文的农牧民群众,以及热爱藏民族文化的客群;涵盖账户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转账汇款、手机充值、电费缴纳、社保缴费、小额贷款等功能。藏文手机银行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将减少出行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切实增强普惠金融的可得性,提升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行“信用卡” 翻开历史新篇

开业一周年之际,甘孜农商银行隆重发行康巴地区地方金融机构第一张信用卡——兴川信用卡。具有消费、分期付款、转账结算、信用贷款、存取现金等功能。兴川信用卡将充分发挥金融跨时空交易属性,为广大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农牧民群众带来理财省钱、累积个人信用、缓解经济压力等利好;兴川信用卡的成功发行,书写了甘孜本土金融历史崭新篇章。

防范金融风险

●借助政府之力 提前风险摘帽

抓住农商银行改制契机,在州委、州政府的关怀帮助下,借力州纪监委、州委组织部、州公安局、县乡(镇)政府和其他相关单位,大力清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大车专项整治不良贷款、扶贫小额不良贷款和牧民定居不良贷款;州县法院系统开辟绿色通道,运用“支付令”等快审、快结司法手段,打击“赖账户”“钉子户”。2020年初,8项核心监管指标全部达标,提前一年摘掉高风险“帽子”,顺利组建甘孜农商银行。

●持续多向发力 捍卫改制成果

一年来,甘孜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多向发力,运用“抓大不放小”“快刀斩乱麻”“盯住不放过”“新官理旧账”“新老算总账”“全体总动员”等方式,啃下了许多硬骨头,取得了许多新成效。牢牢守住了“不良贷款不反弹、系统风险不聚集、发展大势不减弱”的经营管理底线,全年平均不良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效捍卫了改制成果,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风控能力

紧跟国家战略,甘孜农商银行服务政府规划;紧跟时代大势,甘孜农商银行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做小做散、做精做优,树立“业绩不向困难低头,价值观不向业绩低头”长期主义思想,实行信贷集中审批、财务集中管控、档案集中管理等制度,践行“州内上挂下派”“省内互派学习”等智力帮扶机制,推动精细管理向精益管理迈进,切实提升了风控能力和风控水平,有效防控了金融风险。

党建引领未来

●推动双基共建 引领融合发展

升格乡村金融服务站为农村综合服务站,将服务触点与村委活动室、村卫生站、农牧民夜校、政务平台等有机融合,探索构建资金、物流、信息“三位一体”新型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升级“整村推进”服务模式,始终把党建引领挺在前面,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与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双基联动,依托村委会、街道办等基层组织,采取批量授信模式大力推进整村授信,大幅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2021年末,完成1962个行政村的评级授信工作,评级户数17万余户,授信金额33亿元。

●筑牢共同意识 提升发展质量

作为四川涉藏地区第一家农商银行,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第七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升发展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良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积极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项目,深入服务国家、省州重大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突出在党爱党 心系国家发展

甘孜农商银行全体党员干部将充分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金融工作中,突出在党爱党,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心系国家发展。积聚闲散资金,集中反哺地方。充分发挥“学习强国贷”“乡村振兴贷”“小康领路贷”“蜀信e贷”“农e贷”“惠商贷”“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等产品整合优势,竭尽全力服务甘孜发展和国家进步。

展望未来,甘孜农商银行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省联社“1234567”治行兴社基本方略,认真贯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唱响“坚持一条主线,打造两区三地,培育四大功能,实施五大战略”主旋律,加快推动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三大银行”建设,为加快建设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孜作出新的金融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