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4月02日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丹巴县3000亩羊肚菌喜获丰收

农技人员深入羊肚菌生产基地指导生产。

甘孜日报讯 阳春三月,美人谷里春意浓。3月23日,在丹巴县宏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黑色大棚内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密密麻麻,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采摘羊肚菌,大家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由于技术指导、管理到位,今年羊肚菌预计亩产近800斤,产量将达24000斤,按照目前鲜品每斤50元价格计算,将实现产值120万元。”丹巴县宏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延文告诉笔者。

2020年,丹巴宏杨农业开发公司按照每亩1200元价格流转村民30亩土地建起了14个蔬菜种植大棚,今年,30亩羊肚菌喜获丰收。羊肚菌采收后,大棚内还将种植以色列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预计产量将超过60多万斤,产值超100万元以上,全年预计将支付村民务工费50多万元,从而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据悉,丹巴县羊肚菌产业区海拔高度1700-2300米,年平均气温14—18度,日照、光辐射充足,年日照时间一般在2107

—2316小时之间,雨热同季,降雨集中,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600毫米,独特的区域性及生物多样性,使丹巴县羊肚菌产业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丹巴县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促增收”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小金河、大渡河流域为核心,积极打造大渡河流域羊肚菌产业示范带。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方式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羊肚菌产业,现在,基地涵盖全县5个乡镇28个行政村,涉12个合作社、3户种植大户(10亩以上)、1200户农户。

“今年全县羊肚菌种植基地达3000亩,鲜菌产量预计达300吨左右,亩均产值达10000元,亩均纯收入5500元。目前,全县羊肚菌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州之首,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的支撑点。”丹巴县农牧农村局产业股股长陈斌告诉笔者。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下一步,丹巴县还将采取措施,加大对羊肚菌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帮助,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

——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全县种植企业、种植户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对羊肚菌的栽培、管理和采摘技术等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带来的栽培风险。

——加大技术培训、提升栽培技术水平。通过“科研院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全县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合理轮作、“菌+菜+果+N”的间/套作等种植模式,促进羊肚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羊肚菌冷链物流和建立网络化模式。联合全县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和行业组织一同建立羊肚菌的冷链保鲜物流体系,建立顺畅的流通网络,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销售模式,最终形成规模产业和品牌效应。

丹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