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擦亮“红二军团出滇进川入甘第一镇”的“红色品牌”,进而引领红色文化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现。
以“一馆”为驱动,即以建设一个标准化的得荣县民族博物馆为依托:重点做好“红军长征行经得荣”的专题红色展陈,将其建设成为纪念红二军团“突围西征、北上抗日”的伟大壮举及弘扬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基地。
以“两桥”为两翼,即以“红二军团出滇进川入甘”途经的“红军桥”和甘孜州历史上首座以元帅命名的“贺龙桥”两处红色遗迹为两翼:加大保护和修缮力度,让 “长征胜利的生命桥”“人民群众的幸福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三故事”为主线,即讲好红军“扎纳亚山口战斗”“牛圈边的支委会”“下拥军民鱼水情”等红色故事,在活化传承中,让历史开口、让文物说话,赋予长征精神新时代的表达。
在周权看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仅需要通盘考虑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还需要注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的文旅融合。而地处国家级“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集大峡谷风光、原生态民俗、传统古村落、国省级非遗和红色文化于一身的“情舞之乡”国家4A级景区——瓦卡镇,极具“红、绿、古”三色的资源禀赋,在此探索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康养、田园栖居、非遗体验、爱教研学、乡村振兴等各方面多业态的融合发展,事半功倍。
建得如何? “新长征”路上跑起来
短短半年时间,得荣县紧盯重点、倒排工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南大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作为以“红军长征在得荣” 专题展陈为主要内容的得荣县民族博物馆,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抓紧实施装饰装修等工作;同时,展陈列大纲现也通过了相关专家论证会的评审,正在有序推进。
“我们与国内资深博物馆建设专业团队合作,全程联动科学策展;此外,还将借助虚拟现实、全息影像及多媒体声光电等技术,让观展者沉浸式体验得荣红色文化。”得荣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扎秀英介绍,该馆计划今年7月1日前达到开馆开展条件,届时,一场关于“峥嵘长征·得荣印记”的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视听盛宴呼之欲出。
如今,在自然巨擘切割的山河峡谷间,除了拔地而起的恢弘展馆,记者还发现,“元帅桥”贺龙桥正申报修缮,这座上世纪60年代曾被改名为“伏龙桥”的钢架桥,在完成历史场景复原和综合环境提升等修缮工作后,将重新正名。与此同时,连接贺龙桥与红军桥的 “长征步道”、游客中心、路段文化氛围等提升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切实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孜南大门”的来访者在深度体验中充分感悟红色文化的价值魅力,构建红色基因图谱,得荣县致力编排一部“此生必看的红色剧目”。
该剧目以“红二军团长征途经得荣”为主题,在瓦卡镇的田间地头布设实景,以音乐话剧等多种表演形式情景再现“扎纳亚山口战斗”“牛圈边上的支委会”“下拥村军民鱼水情”等故事。周权告诉记者:“顺利的话,红色剧目有望在7月与观众见面。我们有信心将其打造成为得荣红色文化创意的常态项目!”
记者 李娅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