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4月13日

“太阳谷”里的药材生意经

(上接第一版)

“川贝母鳞茎过冬,主要工作是保证湿度,防鼠害。”朱红华说。

记者了解到,得荣县野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县域有135科881种常见植物。援建单位青羊区因势利导,多方调研,将单位面积产值高、种植条件要求高、健康产业需求大的川贝母产业培育为得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2021年初,海拔3640米的太阳谷镇浪中村建成了川贝母规模化生态种植基地(一期),按照规划,到2023年,基地面积将超过500亩,“我们的目的是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川贝母种植基地。”李伦说。

为惠及更多村集体和村民,青羊区还设计了“贝母银行”这一特别机制——青羊区共出资1200万元,“购买”100个川贝母大棚的所有权,并分给得荣县100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地管理方福民公司签订“托管”协议后,福民公司负责大棚日常经营管理,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享受每年4800元的保底收益,4年后,川贝母销售产生的利润,60%进行二次分配,40%留作滚动发展资金。

据了解,截至目前青羊区已出资360万元,为30个村在“贝母银行”开设了“户头”,大家分享川贝母产业发展红利。

“药香也得勤吆喝”,李伦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品牌建设上着重发力,打造“得荣川贝母”特色农产品品牌。

杏树边的“大健康”产业

得荣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隅,1936年红军长征时曾途经此地,部队当时还留下修整、筹粮。当年“几棵树和几座破房子,十几户人家”的县城如今车水马龙,每当夜幕降临,灯红酒绿、人声鼎沸。

记者了解到,药材种植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得荣还谋划了建设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食用菌冻库和中药饮片厂,以及发展文化旅游。

“基地在建设之初,我们就成片种植了一些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中药材,比如赤芍、桔梗等,它们的花期正值5月到8月的旅游旺季。届时游客可以远观雪山,近赏鲜花,在草地上喝酒、吃烧烤、体验藏族特色‘耍坝子’。”李伦说。

记者走访当地注意到,一些群众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已经开始在自家院子里“依葫芦画瓢”种上药材,有些群众则将自家闲置的房屋改造成民宿供游客居住。

记者到访得荣县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时,鲜花已经零落,药田旁一株年逾500年的古杏树尤其引人注目,它的树冠在蓝天白云下“摆成”了一个心形。当地人经常来到树下,通过挂红布条、献哈达等形式祈福。

“杏树让我们想到‘杏林’,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有‘凡习医药者,必推崇杏林精神’的说法,这棵刚好伫立在示范基地旁的杏树,激励我们把基地管护好,把药材种植好,把村民带动好,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李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