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5月16日

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这些防护知识快收藏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安全无小事,在我们身边存在很多灾害风险,让我们一起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防灾减灾技能,全面提升健康素养水平。

地震时怎样保护自己?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办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何保护头部?

地震发生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枕头和坐垫保护头部,如果没有也可用双手抱住头部躲避。

在平房怎样避震?

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在楼房怎样避震?

遵循就近躲避原则。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楼层较低的,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高楼如何撤离?

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乘电梯。

地震时避震原则是什么?

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

遇到火灾时怎样逃生?

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撤离火场。

遇到燃气毒气泄露时怎么办?

要用湿布捂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被埋压时如何改善所处环境?

首先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

记者 周燕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