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5月24日

文旅融合绘“新景”

(上接第一版)

文旅助力富民同时,我州还注重擦亮文旅品牌。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推进,各大文旅品牌逐渐亮相,为我州孕育出以文化为依托的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四川甘孜山地旅游文化节”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山地旅游文化节”已成为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文旅节庆活动和山地旅游品牌活动。

据悉,今年我州继续念好“山”字经,持续办好山地文化旅游节,以节(会)造势,打造具有甘孜特色的新文旅产品体系,在不断提升圣洁甘孜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全州文旅富民的根基。

如何结合自身实际高效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州政协副主席、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洪表示,这不是单一的旅游发展目标,还体现了对国家生态战略和文化战略的贯彻意图。一方面,我州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发展的前提是先要确保“绿水青山”,再谋“金山银山”。另一方面,我州特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成就了浩瀚如海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要展示不可替代的文化魅力,还要利于旅游发展和富民增收,更要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

乡村振兴赋新能

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除开文旅产业助增收富民,我州还将目光聚集在了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州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带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距离丹巴县城约10公里处,墨尔多山镇基卡依村静待四方来客。作为丹巴中路景区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藏寨,基卡依村拥有藏寨观景摄影点、东女国古都遗址观景摄影点、半山草场花卉生物等景观,加之锅庄、弦子、山歌等特色人文活动,有着“云端藏寨”的美誉。这些年,该村依托独特的文旅资源,实现了“旅游+艺术、旅游+农业、旅游+度假”等业态的深度融合。

“基卡依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体系愈加丰富,景区吸引力不断增强,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丹巴美人谷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大渡河流城乡村振兴的核心地带。”墨尔多山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九龙县魁多镇里伍村也吹响了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号角”。这个全球海拔最高古茶树生长区,现已形成茶、文、旅相结合,乡村旅游体验带、沿河生态观光带相结合,茶文化休闲旅游区、茶文化生态观光区、矿产业生态度假区相结合的新图卷。

2500余亩茶树、7.6万株古茶树,更是让里伍村打响了“云上天乡·茶韵魁多”的招牌。据了解,里伍村按照政府主导开发,企业参与,农户分红的模式,2021年村集体经济就达到80000元。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中国红樱桃之乡”杵坭村不甘落后。该村主打“红色”名片,立足“绿色”资源,依托产地资源,全力打造“康养产业示范带”、“浪漫樱桃谷幸福桃花渡”的乡村旅游新品牌,中国第一个私人地质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杵坭山歌、农耕文化等板块更是进一步充实了村子内涵。

杵坭村深知乡村振兴关键要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于是,家门口创业就业成了村里一道风景线。据统计,杵坭村共有民居接待48家,星级农家乐和星级乡村酒店7家,民宿达标户13家,2021年接待游客达到48.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46.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杵坭村村民通过自主创业、资产入股、企业就业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数占本村户籍人口总数比例达23.3%。下一步,该村将重点培植绿色旅游,辅以开发“体验农耕文化、体验大渡溜索横渡、唱原生态山歌等特色文旅发展新模式。

主题活动提振旅游业信心

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海螺沟景区通过云喊山的形式,举办第五届贡嘎山(海螺沟)喊山节暨“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旨在坚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旅游市场拓展力度,提振旅游行业信心,助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喊山节活动内容丰富、亮点不断,不仅精心准备有甘孜职业学院带来的民族特色歌曲表演、藏族服饰展演,更倡导生态环保理论开展森林健步走、倾心推出云端祈福喊山,为线上线下观众带来众多的视觉盛宴。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海螺沟景区正在积极推进“全域无垃圾 美丽海螺沟”活动,探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融入旅游景区,此次森林健康徒步活动,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加快贡嘎山海螺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步伐,助推甘孜州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举措。

甘孜有新颖奇特的诗和远方,更有破釜沉舟的干劲和决心。当下,这片美丽的土地,正在努力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