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社记者 丁瑶
2021年11月22日,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炉,我州被布局为全省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基地。清洁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能源,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沈阳在代表中共甘孜州委第十一届委员会作报告时表示,今后五年,甘孜将努力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在2022年州“两会”上,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成为代表委员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也为甘孜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州委、州政府抢抓“双碳”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甘孜从水电资源大州到水电产业大州,再到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我们澎湃前行。
构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清洁能源发展格局
我州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资源,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技术可开发量高达1亿千瓦时。
3月18日,我国海拔最高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两河口水电站6台5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雅砻江流域是我国第三大水电基地,拥有高坝大库的两河口水电站是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电站全部投产后,通过两河口等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和快速调节,可以将随机波动的风电、光伏发电调整为平滑、稳定的优质电力,借助水电外送通道打捆送出,有效破解风能、太阳能开发和消纳难题,实现雅砻江流域水风光清洁能源协同开发和优势互补。同时,对缓解四川电网“丰余枯缺”矛盾,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州发改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州建成水电站212座,累计装机1553万千瓦,占技术可开发量4130万千瓦的37.6%,约占四川省水电开发总量的17.4%;水电装机占全州发电总装机容量1590万千瓦的97.7%。到2026年,全州将新增水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将超1700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
甘孜不仅水能资源富集,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甘孜是四川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太阳能地区之一,理论蕴藏量超过1亿千瓦,规划技术可开发量约5395万千瓦,约占全省的67%;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1000万千瓦,规划技术可开发装机约143万千瓦,约占全省的10%;同时,高温地热是全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地热资源富集区域。
“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甘孜不仅仅是发展水电,其它清洁能源亦不能忽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清洁能源之间,还要形成互补的关系。”州发改委主任周世武表示,通过合理利用已形成发电能力和送出能力,风光水有机结合后,清洁能源互补性将大幅提升,能源质量更好、供应更稳定、市场竞争能力更强。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州将完成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建设投资200亿元以上,建成两河口、苏洼龙水电站和正斗光伏实证基地,开工建设旭龙水电站和180万千瓦水光互补项目,加快孟底沟、叶巴滩等6座大型水电站建设,推进道孚抽水蓄能、牙根一二级、楞古、岗托等11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增清洁能源装机200万千瓦。
同时,全力保障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直流和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两条特高压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工程,是关系国家战略目标和我省中长期电力保障的关键性工程,按期核准建设及投产后,将极大地有利于我州两河口、苏洼龙等大型电站和后续大量新能源开发送出,对我州全力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清洁水电“点亮”绿色金上
五月的金沙江,左右两岸点缀着郁郁葱葱的核桃树和绿油油的青稞田,与苏洼龙水电站库区中的千顷碧波遥相呼应。苏洼龙水电站的成功蓄水使得当地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得到了增加,进一步改善了金沙江上游的生态环境。
苏洼龙水电站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海拔高,降水少,土壤贫瘠,原始自然环境脆弱。因此,该电站在保护生态相关工作上面临着开展难度大,任务重等难题。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打造“绿色金上”为目标,根据金沙江上游生态环境特点,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