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据苏洼龙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宗伟介绍,苏洼龙水电站为保护上游鱼类栖息地和长达12公里的天然干流河段,在电站规划时期便将正常蓄水位降低了10米,同时,公司投资1.07亿元,修建了占地60余亩的金沙江上游西藏最大鱼类增殖放流站,目前已成功繁育放流近200万尾鱼苗,其中包括作为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品种的四川裂腹鱼。
在苏洼龙水电站工程影响区内,共生活着180余种陆生动物,为了跟踪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苏洼龙水电站委托专业单位每年定期在工程影响区内开展野生动物观测工作,并通过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设置饮水点、舔盐点,设置标识牌以及制定防偷猎方案等措施,为野生动物能够“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严格控制爆破作业时间,严禁越界施工等措施,减小对野生动物日常活动的影响。如今电站即将投产,常常能看见有野生动物在库区戏水、觅食,这可是对我们生态保护工作的高度认可啊!”苏洼龙分公司环保工作相关负责人笑着说。据近年生态监测数据显示,苏洼龙水电站工程影响区目前共有超过200种野生动物,比2015年电站开工建设时新增加了30余种。
由于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历史原因,苏洼龙水电站在开建前便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为有效减缓水土流失问题,电站在开工之初就对工程建设区内的表土进行收集堆存,并在将来统一用于复垦和植被恢复。同时,投资4000万元在工程建设区域实施总面积近3000亩的绿化工程,进一步提高地表保水保土能力,并配合修建了一座适生植物园,从而提高植被恢复成效。”罗宗伟告诉记者。
索多西乡居民扎西表示:“现在库区蓄水了,让今年的第一场雨来得比往年更早,雨水也更多,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随着苏洼龙水电站首台机组即将投产发电,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正在金沙江畔徐徐展开。
村里建起光伏电站 群众收入有保障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色达县色柯镇幸福一村,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多晶硅板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色达县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电站占地面积30亩,总装机容量一兆瓦,总投资789.19万元,2018年12月30日建成并网发电,为全县17个乡镇62个行政村的16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益。
为保障扶贫光伏电站稳定高效运行和智能化管理,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光伏扶贫项目承建企业逐步形成精准识别到户、收益长期稳定、贫困户获得感强、可以复制推广的电力扶贫模式。色达县扶贫移民局工作人员说:“去年,我们把44万元收益分给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如果今年的收益达到去年水平,我们将按去年的分红标准,继续把收益分给建档立卡户,确保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去年光伏电站的钱(分红)是12月份给的,那时老百姓最需要钱,大家都特别感激。”色柯镇约若村第一书记甲花泽让说告诉记者,家住约若村安康社区安置点的嘎姆常年生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此前一家人经常为了生计发愁。去年年底,她家收到了村级分布光伏电站的第一笔分红。嘎姆感激地说:“光伏电站扶贫项目的分红,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
甘孜州清洁能源基地开放建设,激活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据估算,未来我州将新建风电、光电5500万千瓦以上,带来直接总投资超2000亿元,间接带动近数千亿产业规模,将有力促进全州就业和增加长期稳定税收,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周世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