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6月17日

“​西山东水中名城”

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康定样板”的美好图景正款款走来

情歌城之夜。 李友卿 摄

◎甘孜日报记者 李娅妮

一曲《康定情歌》千古绝唱,一座跑马山世界名扬。如今,走在康定市的街头巷尾、山乡村寨、原野牧场,不是处处绿水逶迤,便是步步青山向开;草原晨曦、河畔夕水、情城不夜的景致常常能见到,“风景”变成“产业”的故事时时能听到,文旅大脑数字化的新应用也能屡屡体验到……

康定,这位甘孜州各阶段发展的“优等生”,在党中央、省委赋予四川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大战略使命后,将文旅深融高质量发展作为绿色崛起的突破抓手,特别是在“西山东水中名城”城市品牌布局的牵引下,探索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听、可感、可复制的“以旅兴康”场景,奋力迈向新时代文旅新高地和聚力迈上全州率先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快跑道”。

文旅产业迈上“新跑道” “流量”IP做大“留量”盘子

循着大框架精细布局、精妙着笔,一幅文旅逐梦“让情歌故里更加富足安宁、西山东水更加秀美安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逸”的大图景正在康定铺展开来,波澜壮阔、振奋人心。

自2020年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2021年成功创建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康定能量满满地迈上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跑道”,几年间,不断续写着致力“当好全州领头雁、争做全省排头兵”的“康定范式”。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特质,沿着时间坐标轴一路顺延开去,康定呈现出多元文化交汇共融的文化图景:这里幅员面积辽阔、区位优势明显,既是过去茶马互市的重镇、锅庄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川藏咽喉和藏汉交汇中心。

今时今日,更是因海拔跨度较大、人文与自然资源在此交相辉映,雪山、草原、湖泊相映成趣,木格措、塔公草原、冷嘎措、新都桥、世外桃源色龙、藏家渔村若吉、云游贡嘎等众多网红打卡景区和打卡项目备受游客热捧,被誉为甘孜州文化旅游的“缩影版”。

这些享誉国内外、熠熠夺目的超级IP,为康定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州“旅游+”“+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地、打造成为全域文化旅游新地标、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铸魂塑形赋能,提供了强大源动力。

从康定文旅产业发展阶段性成效来看,这样立足资源优势、完善产业体系的实践举措恰如其分,一组数据便可见一斑:2000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2010年突破100万人次,2018年突破500万人次,2019年突破900万人次,跨越发展势头强劲迅猛,康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