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7月20日

两省边界赶大集 物融人亲谱和谐

得荣县瓦卡镇举行赶集活动推进市域治理

热闹的集市。

文艺演出。

两省群众联欢开展体育活动。(本版图片均为瓦卡镇提供)

◎甘孜日报记者

谢臣仁/文

金沙江滔滔而去,江畔的得荣县瓦卡镇人声鼎沸。7月16日,正是瓦卡镇赶集日,集市的街两边摆满了川滇两地特色农产品,熙熙攘攘的赶集人有的在售卖特产、有的在挑选商品、有的在茶肆酒楼里与朋友叙旧、有的在文化广场欢歌劲舞,一片繁荣景象。

瓦卡镇赶集活动是得荣县针对瓦卡镇地处两省边界的实际情况,通过赶集活动对建设和谐边界的有效探索,以此深入开展市域治理,赶集活动让地处边界的两省三乡镇商品互通有无、文化水乳交融、感情亲密无界、发展齐头并进,展现出一幅民族团结边界和谐的旖旎画卷。

1

汇聚『十二乡』 共建一个新家园

金沙流淌,诉说着千年历史;小镇精致,展示着建设新貌。

宽敞整齐的街道、富有特色的建筑、生机盎然的绿化、热情好客的接待,瓦卡风情小镇让人眼前一亮。

瓦卡,藏语意为“渡口”,是滇藏茶马古道的第一座渡口。千百年前,驮队马帮从这里跨过金沙江,沿茶马古道迤逦而去;今天,瓦卡人民在这里建设美好家园,书写绚丽的时代篇章。

“虽然渡口有着上千年历史,但瓦卡却是一个年轻的集镇。”瓦卡镇党委书记廖懿介绍,在4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户人”的荒草坝子,上世纪80年代初实施生态移民,渐渐有人在这里居住,而真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2013年。201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得荣县撤销子庚乡,设立瓦卡镇,结合2013年8月香格里拉德钦——得荣5.9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建设美丽新瓦卡。经过十年建设,瓦卡展现出迷人新姿。

美丽新瓦卡,幸福“心”家园,这是瓦卡人民的美好期望。瓦卡的新,不只是“一张白纸绘美图”的新,更在于瓦卡镇移民涉及全县12个乡镇,可谓“汇聚十二乡”,可大家却勠力同心,建成新瓦卡,成为大家的心灵憩居地。

可最初的瓦卡远非这般模样,当时,众多人员从周边乡镇村纷至沓来,“村中村”的现象问题突出,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矛盾常有,群众之间隔阂较深,很难做到思想统一,严重影响了民风民俗、和谐稳定、镇村发展。

为解决实际问题,瓦卡镇通过赶集活动,增强团结、消除隔阂、促进和谐。

宣讲活动是瓦卡赶集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记住昨天的苦,看到今天的好,民族之间、村子之间要团结,老年人要做榜样、年轻人要思上进……”7月16日,瓦卡镇“劳模宣讲团”成员、全国劳模扎给罗布正在利用赶集日开展德治宣讲。瓦卡镇有全国劳模1人,州劳模2人,在市域治理中,3人组建的“劳模宣讲团”发挥了巨大的“德治”“法治”作用。劳模开“讲堂”,群众受教育,追忆历史树精神、引领风尚成榜样、凝心聚力促发展,让群众铭记历史、不忘党恩、珍惜来自不易的生活,激发共建美好家园的建设激情。

“劳模宣讲团”只是瓦卡镇大力开展市域治理的一个缩影。在瓦卡镇,“法治宣讲团”“老干部(退休干部)宣讲团”“有事来协商议事平台” ……各具特色,既有政策、法律知识宣讲入脑入心,又开辟了“民意通道”深入地了解民生民意,加大对镇内社会各类民生实事的排查力度,努力做到面对面与群众交流,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反映合理诉求并核实好相关情况,守护好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瓦卡村是瓦卡镇的“核心部分”,最初只有60户“瓦卡坝子人”,现在有村民182户,移民占了三分之二。“可大家不分‘先来后到’,不管是汉族、藏族,还是纳西族,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瓦卡人’。”瓦卡村党支部书记拥忠次仁说,大家很团结,瓦卡村就是一个“大家庭”。

子庚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全村47户242人搬迁至瓦卡村地界内的原瓦卡林业站旧址,属于典型的“村中村”,但他们居住在这里,一点没有“违和感”。村民尼玛泽仁说:“我们与瓦卡村民相互尊重、不分彼此,就像一家人。”

围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瓦卡镇深入开展市域治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镇干群坚定“一条心”、拧成“一根绳”、铆足“一股劲”,紧扣团结进步主旋律、共谱团结进步协作曲、奏响团结进步最强音。

2

同饮金沙水 齐架一座『友谊桥』

7月18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松果出行自行车租赁公司得荣分公司负责人尼玛一大早就到这里收整“小黄车”(自行车)。他告诉记者,这些“小黄车”是奔子栏镇的群众到瓦卡镇“串门”骑过来的。公司总共有“小黄车”360辆,这一天在奔子栏镇就有124辆。他感慨地说,原来只想在瓦卡镇经营“小黄车”,经瓦卡镇和奔子栏镇党政协调后,“小黄车”实现了跨省跨江经营,既方便了两岸群众,也促进了公司发展。

“小黄车”跨省过江,道出了两岸美好和谐、“骑”出了两岸深情厚谊。

而这种良好局面不是与世俱来的。以往,由于金沙江阻隔,大家要通过船只来往,两边交往甚少,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即使后来修建了跨江大桥,两边也从思想意识上有着固化的“省界”“县界”“镇(乡)界”,开口就是“你们省”“你们县”“你们镇”,把“两边”分得很清。

开展市域治理后,瓦卡镇和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香格里拉市尼西乡认识到,同饮一江金沙水,共同发轫于滇藏茶马古道,历史“同宗同源”,如今也要同心同德,必须增强两岸交往、人群交汇、商贸交易、情感交融,才能打造安定和谐的边界关系。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两省三乡(镇)召开联席会,加强两岸合作,瓦卡赶集活动应运而生。廖懿介绍,瓦卡镇借鉴内地赶集经验,结合本地特点,丰富赶集活动内涵,不仅限于本地群众参与赶集活动,还主动邀请邻省尼西乡、奔子栏镇群众参与赶集活动。赶集活动每半月一次,每次一到三天,通过赶集在集镇中心进行农特产品、生活用品等的集中交易,同时开展文体活动。

在瓦卡赶集现场,你会看到两岸村民交谈甚欢,说到高兴处,笑声连连;谈到激动处,拉手致意。那话语、那神情,熟稔而亲昵,如若不是略有不同的口音,你根本分不出哪个是四川人、哪个是云南人。

“开展赶集活动后,我的生意好多了,巴适。”瓦卡镇商户次仁拉姆高兴地说,赶集日销售额是平时的四五倍,而这增加的销售额大部分都来自于奔子栏镇和尼西乡的购买力。

而刚卖了土特产的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幸福村村民扎西次仁数着钞票,连说:“有了赶集活动,买东西卖东西都方便,安逸!”

奔子栏镇奔子栏村村民阿布与瓦卡镇子庚村女青年拉错结婚成了“新瓦卡人”。他说,开展市域治理、举行赶集活动后,两岸交往频繁、感情日益加深。他就是在这种相互交往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喜结连理。“由于我们的联姻,两边一下多了很多亲戚,大家你来我往走得很热络。”

瓦卡自去年3月赶集活动以来,不仅增进了本地群众的相互交流,也加深了本镇村民同邻省乡镇群众的情感交流,从而减少隔阂、促进和谐,形成两岸群众相融共生、和睦共处的优良传统,有力促进民族团结、边界和谐。

以往,同饮一江水,却是陌路人。如今,同饮一江水,亲如一家人。人际相亲、买卖方便、收入增加的后面是两省三乡镇对市域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入落实。一个“巴适”、一个“安逸”、一个“热络”,道出了群众对瓦卡赶集活动的接受、认可和赞誉。金沙相连,两省三镇(乡)上演“一衣带水一家亲”的边界和谐美好正剧。

3

发展『共联体』 同下一盘『发展棋』

反复商议,达成一致意见。6月27日,瓦卡镇和尼西乡就岗曲河流域合作形成共识。

而在1998年,当时的得荣县与云南中甸县签署了《行政区域界线协议》,协议规定界线两侧的插花林、地、草场、水等资源维持现状,权属关系不变,任何一方不得任意扩大。

昔日,“按兵不动”,只为搁置争端;如今,联手开发,共谋合作多赢。

背向而行,越走越远;相向而行,心手相牵。瓦卡、奔子栏、尼西三乡镇打造“共联体”,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封锁、市场分割,同下“一盘棋”、共拓发展路,建立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共荣的边界发展新格局。

如果说岗曲河流域开发是“牛刀小试”,那么融入两省旅游发展大格局就是“鸿篇巨制”。瓦卡镇与云南的香格里拉市及德钦县山水相连,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组成部分,是稻城亚丁旅游环线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交通要道。这里距离云南巴拉格宗4A级风景区30公里、离云南梅里雪山4A级风景区不到100公里,处于几个核心景区的中心地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再加上这里海拔不高、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人们旅游休闲的绝佳胜地。

经过多年努力,去年,瓦卡镇“情舞花海”4A级风景区创建成功,这为瓦卡在稻城亚丁旅游环线和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大有作为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下步瓦卡镇将与梅里雪山景区、巴拉格宗景区达成合作协议,将“串珠成链”,形成一条“品牌旅游环线”。乡镇与乡镇相连、景区与景区牵手,可谓和气生财。

从3A创建到4A创建,十年磨一剑,瓦卡有着丰厚的底蕴。瓦卡镇旅游接待受到游客青睐,瓦卡藏乡田园风情小镇吸引着众人目光。

走进“阿村·云墅”乡村民宿,绿植生机盎然,鲜花开得正艳,整个小院热闹中洋溢着恬静。民宿老板老板洛绒益西喜笑颜开,客房已预订到下一个周了,对不断打来的电话,他只有抱歉地说“客满”。他说,“游客主要来自全国各地,不管是去梅里雪山、巴拉格宗、香格里拉或者稻城亚丁,都喜欢在这里住宿。”

在瓦卡,类似“阿村·云墅”这样的乡村酒店和民宿有20余家。瓦卡依托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在基础设施、风貌改造、接待服务上狠下功夫,创新与提升传统旅游开发模式,让民居接待户有章可循、文明待客、诚实守信,树立瓦卡良好的旅游形象,旅游业已成为瓦卡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产业,成为增加群众收入、扩大就业的民生产业。

风景怡人,美酒醉人。瓦卡发展酿酒葡萄种植产业已十余年之久,种植技术成熟,产业规模已初步形成,以瓦卡为产地的葡萄酒多次在各种评选中获得大奖。

可酒好也怕巷子深,由于瓦卡葡萄酒历史短、“出道晚”、销售不畅,近年来葡萄滞销、拖欠收购款项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成为市域治理的重点。

瓦卡镇党委政府通过走访交流,借鉴邻省处理此类矛盾纠纷的经验,创造出着力化解当前矛盾、着眼长远发展的酿酒葡萄“自种、自酿、自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村支书+合联合社+农户+企业”,由村支书牵头负责,以联合社为载体流转耕地种植葡萄,农户通过为联合社务工挣取劳务费,并收取土地流转金,联合社同企业合作成立酿酒公司,所产葡萄由酿酒公司酿制、销售,有效地解决了葡萄出售的问题,并将葡萄酿制成酒,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目前,瓦卡、子庚、阿称三村形成“共联体”,建设葡萄基地600余亩,形成了从海拔2000米——3200米的不同海拔高度的立体型种植,已种植有小维尔多、美乐、西拉、霞多丽、赤霞珠5个品种酿酒葡萄,能满足制作多款红酒,为群众酿就了一杯“致富酒”。

群众感受到收入的增加,瓦卡镇政法委员唐天瑀却看到了另一种收获:“这种模式发展葡萄产业,不仅群众致富增收,更重要的让村民共同参与产业发展,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盈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增加农户间的交流交往,增强信任,加深感情,促进和谐,从而达到在发展中助推社会治理的效果。”

光阴故事传唱千年,茶马古渡再次起航。依托气候温和、物产富饶的优势,打造藏房错落有致、景观连点成片、庭院清洁卫生、藏族风情浓郁的民居接待,依托葡萄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瓦卡前景可期。

4

文化大繁荣 合唱一首『奋进曲』

你方跳罢我登台,精彩纷呈翩翩来。7月17日,瓦卡赶集,得荣县瓦卡镇,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的三支舞蹈队“斗舞”正酣。

“斗舞”是瓦卡赶集活动的重要内容,瓦卡镇邀请县艺术团、本镇各村村民、毗邻乡镇民间舞蹈队在赶集日以舞会友,增加赶集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

边界相连,人文相近,瓦卡镇和尼西乡都是“情舞之乡”,两地情舞,既是美美与共,又有各美其美,通过“斗舞”,演绎着一个个文化相互交融的和美故事。瓦卡镇情舞舞蹈队队长阿布说:“通过与其他舞蹈队的比赛,汲取了他们的文化元素,让我们的情舞更有味道。”“斗舞”斗出了友谊、斗出了士气,文化交融,“舞艺”大增。

文化交流形式多样,竞技激烈不伤和气。篮球赛,你来我往;拔河场,互不相让;趣味跑,妙趣横生,诸多体育比赛,让两省毗邻乡镇的群众同台竞技,增进交流,促进和谐。

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一块“金沙山居”的匾额醒目地吸引着过往者。屋里,绕吉端坐茶桌前,温婉地进行着茶艺表演,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丰盈的茶水、饱满的情感,让茶文化在脉脉茶香中氤氲蒸腾。

绕吉是得荣县茨巫乡人,他选择在这里开设茶室,是因为看中了瓦卡地处两省边界、文化交融,正是弘扬茶文化的好地方。在绕吉的茶室,既有甘孜的藏茶,也有云南的普洱;既有瓦卡本地村民,也有邻省“串门”访客,还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大家喝茶、聊天,在推杯碰盏中,心相通、情相亲,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不同的文化在交融,久而久之,“金沙山居”成为瓦卡文化打卡地,成为瓦卡一张文化名片。

6月15日,“喜迎二十大·寻找最美乡村”著名作家采风团走进瓦卡,近距离、多视角、全方位感悟瓦卡经济社会、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的辉煌成就。来自云南迪庆州的著名作家扎西顿珠和扎西尼玛表示,瓦卡与奔子栏镇和尼西乡“比邻而居”,地理相似、文化相亲,这次采风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瓦卡的华丽蝶变,深层次认识了瓦卡的发展成就。此次采访活动不仅对瓦卡文化建设有着促进作用,也对奔子栏镇和尼西乡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次采访活动看到了两岸文化相互交融,提升发展,这为边界文化共融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在瓦卡镇阿称村与尼西乡幸福村交界的贺龙桥,是红军长征时贺龙经过此桥留下的遗址。贺龙桥头,得荣长征纪念馆正在修建;阿称村的山壁上,一面2000平方米的全国面积最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已近完工;横亘江面的贺龙桥正在双边的共同努力下进行改造,展露出卓越英姿。红军长征经过瓦卡镇、奔子栏镇和尼西乡,为这片土地留下红色传奇,今天,三乡镇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土绽放璀璨光芒。

共饮金沙水,共踏新征程。瓦卡镇市域治理取得丰硕成效,瓦卡镇被评为2021年度四川省安全社区、2021年度全州市域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曲岗顶村、子庚村分别被评为2020年度、2021年度省级“六无”平安村。风情瓦卡唱响动人的团结之歌、嘹亮的发展之歌、高亢的引领之歌,在金沙江畔绘就一幅团结和谐美丽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