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7月22日

海螺沟:写好红土地的新答卷

◎甘孜日报记者 兰色拉姆

在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脚下,有这样一座小镇,它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曾是红军进入甘孜地区的第一镇。褪去历史的印记,如今的它紧邻海螺沟冰川,因古朴雅致而闻名。它就是磨西镇,一个雪山下的茶马古镇。

1935年5月末,中央红军抵达磨西镇,留下供后人敬仰、重阅和缅怀的红色精神。87载春秋更替,今天这片红土地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海螺沟段建设正书写新时代的答卷!

“长征+”,新模式开启新篇章

处在一个狭长地带的高坡上,磨西镇东西北三面绕水环山。走进磨西镇,藏式民居群、川式民居楼、古建筑与青石板路的搭配,让它有了多元的美丽。在这些多元中,红色底蕴算是重要的一部分。

87年前,当红军夜宿途留时,红色的种子就撒在了磨西。据史料记载,红军先后在磨西镇桂花坪一处多地留下战斗遗址,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中展陈的大刀、竹篓、火药枪、草鞋等320余件红军用过的物品,均见证着曾经的岁月。

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海螺沟景区党委副书记王显锋表示,要聚焦“长征+”,魅力开启新篇章。具体工作中,要衔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打破传统红色景区开发模式,依托海螺沟地区长征文物及文化资源,围绕“一区一线两延伸”的发展思路,明确“6+2”建设任务,采用“长征+”的新模式,最终将海螺沟段打造成以红色教育培训、长征历程体验、红色乡村休闲为主要功能的长征主题国家研学旅游目的地。

聚焦“长征+”,魅力开启新篇章,磨西镇坚持发展思路和建设任务“两条腿”走路。于是“一区一线两延伸”中,它以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毛泽东同志长征途经磨西住地旧址、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原海螺沟小学)为一个片区,打造串联桂花坪-磨岗岭的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旅游向景区延伸、向乡村延伸。

而在“6+2”建设任务中,磨西镇则打造磨西红军长征文化主题街区,提升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修缮毛泽东同志长征途经磨西居住地旧址,增设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重现长征历史步道,改造长征文化主题酒店,建设两个红军长征村。“我们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海螺沟段建设有特色、有亮点,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大家眼前一亮。”王显锋告诉记者。

红色阵地,新项目打响新品牌

为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细致深入,海螺沟充分发挥红色阵地优势,通过打造一批新项目,在保护传承红色文化、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多方发力,持续放大“长征+”效应。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