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07月29日

浅谈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中共道孚县委党校 扎西拉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校是党校干部培训体系的基础体系,夯实党校干部培训根基,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以加强党校建设为途径促进民族地区党员干部队伍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刻把握新时期党校工作的新要求、新特点,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确立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观念是创新干部培训模式的核心内容

干部教育培训理念的创新,说到底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化,基层党校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存在的两大矛盾日益突出。一是资源性矛盾。即当地现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干部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如果仅以“走出去、引进来”的传统培训形式来解决,势必花费大量的组织成本、经济成本。二是主体性矛盾。作为教育培训主体的干部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客观存在师资不足、工学等方面的矛盾,影响了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解决这些面临的问题,当务之急应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培训、抓好培训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准确把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正确方向,积极寻找培训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突破点。

1、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保证干部培训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党校是“净化器”,坚持以坚定信仰、增强宗旨意识、提高领导执政能力为重点,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

2、实施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方针,充公利用党员中的资源,切实做到教学互动,共同提高。

3、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党校改革办学方向,提高办学条件,建立以教学为主体、以科研为基础、以咨询为动力的运作模式,逐步形成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各有优势、互相支持的施教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二、构建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是创新干部培训模式的关键环节

目前,各基层党校教学主要对学员当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比如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建设问题,职工生活问题等等进行调查研究,而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努力形成政治理论、岗位技能和工作方法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是关键。

1、围绕增强党的先进性,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政治理论培训在培训中要不断创新培训手段,把握理论精髓,形成条目,热点问题、重点段落研讨,引发学员学习兴趣,以求取得实效。逐步改善“政治理论培训的多,解决问题研究的少”的问题。

2、围绕各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比如,领导干部的任职培训,要围绕提高领导干部促进发展、依法行政、善于学习、善于调查研究、自主创新等五方面的本领,相应地安排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九大通用能力和业务能力建设培训课题,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框架。

3、围绕提高各级干部做事创业的能力,加强工作方法的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内容更重要。方法如同过河的“船”和“桥”,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培训中要围绕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彻底改变“素质教育多,能力培养少”的局面。

三、构建开放式的师资结构是创新干部培训模式的关键因素

教学质量不高,是基层党校培训中常见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专兼结合、对外开放的师资队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的因素。

1、“内强”。加强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首先培养他们献身教育培训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多组织他们到上级党校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再次是选派教师下乡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最后要从各种渠道挖掘人才,补充新鲜“血液”,激活党校活力,弥补党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2、“外请”。聘请县内外具有较深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级管理者、各条战线先进人物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承担教学任务,充实党校教学力量。但外请的教师给基层党校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实行起来较难。

3、“竞标”。为确保精品进课堂,对授课专题,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特点,通过实行专题“竞标”的方式来确定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培训前,将培训内容和要求发给不同的教师,由教师拿出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提纲,通过试讲竞标,从中选取最佳培训方案,从而确定培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