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2年10月19日

立足资源禀赋 打好能源“绿色牌”

(上接第一版)

“这一切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对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部署。”州发改委相关人员表示,甘孜州地处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是我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在甘孜州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甘孜州确定了“坚持一条主线、打造两区三地、培育四大动能、实施五大战略”的战略发展布局,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列入全州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支持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打造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等内容,逐一被提及。州委书记沈阳表示,这些内容都与甘孜息息相关,为甘孜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因此,甘孜将围绕全省总体的战略部署展开,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找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协同发展 多领域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水电产业之于甘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月18日,我国海拔最高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两河口水电站6台5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雅砻江流域是我国第三大水电基地,拥有高坝大库的两河口水电站是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重要组成部分,电站全部投产后,通过两河口等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和快速调节,可以将随机波动的风电、光伏发电调整为平滑、稳定的优质电力,借助水电外送通道打捆送出,有效破解风能、太阳能开发和消纳难题,实现雅砻江流域水风光清洁能源协同开发和优势互补。同时,对缓解四川电网“丰余枯缺”矛盾,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7月19日,金沙江上游苏洼龙水电站首台机组在经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完成检查、消缺,确定各项性能指标达到相关要求后,正式实现投产发电,8月25日、9月25日又相继投产第二、第三台机组,年内实现全部投产发电。其作为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是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和国家西南水电基地建设的重点工程。全面投产后,每年发电量可达到5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80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水电站的正式发电对带动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甘孜州之前存在着电力送出受限、本地消纳困难、特高压工程建设受限等客观实际,特高压建设进度缓慢。立足于全州清洁能源发展的客观难题,迎难而上、破解难题谋发展成为了清洁能源发展的主题。

近年来,甘孜州以加快电网建设为抓手,畅通清洁能源外送通道。据统计,目前我州已建成500千伏变电站7座、500千伏开关站1座,有康定-蜀州、甘谷地-姜城、九龙-石棉、乡城-水洛共四条交流外送通道,外送能力约1205万千瓦。规划建设甘孜—天府南—成都东1000千伏、金沙江上游地区—湖北±800千伏两条特高压工程,建成后送出能力将增加至2805万千瓦左右。

同时,甘孜州加快电网规划建设,拓宽我州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向省内重点负荷地区输电通道,“十四五”期间在甘南、甘北规划多条特高压送出工程,全力争取纳入国省相关规划,为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为促进甘孜州的清洁能源送得出去、走得更远,近年来,甘孜州分别与成都、眉山等地合作共建飞地园区,结合甘孜资源优势实现功能互补。其中,甘眉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涉藏飞地园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园区,园区成功引进宁德时代、四川锦源晟、天华时代等高端优质项目,聚焦锂电、光伏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快速发展,有望成为全球最大锂盐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以上。

今年2月,甘孜州与宜宾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飞地园区。据介绍,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正与甘孜州对接,清洁能源产业带来的经济动能优势将愈加凸显,清洁能源这篇大文章将在甘孜州做深做实。

创新驱动 因地制宜探索“甘孜方案”

近年来,我州抢抓机遇利用政策“窗口期”,紧紧围绕四川省清洁能源发展总体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光伏资源禀赋优势,通过主动联系省上咨询对接、组建专班研究吃透光伏开发政策,第一时间开展前期工作摸清“家底”,快速形成成熟的竞价项目方案和实证实验基地项目方案,按程序报审获准,开展市场化配置优选工作,最终项目顺利备案开工。

坚持生态优先。由于光伏开发门槛低、收益高,市场对光伏行业投资热情升温,大量投资企业对光伏开发趋之若鹜。为确保规范、有序推进光伏资源开发,甘孜州坚持通过资源换市场、市场换产业、产业换项目的思路,由州级层面统筹全州18个县(市)的集中式光伏项目开发,最大限度将全州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甘孜方案”。

坚持公平公正。按照全省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总体要求,结合甘孜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求,光伏项目不在国省干线、重要的旅游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避让各类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及特殊保护目标。项目建设中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T0跟踪、平单轴跟踪、静压桩等技术,将光伏板的高度提高至1.8米,利用光伏组件“可遮阴、能集水”的特性,打造“发电、集水、储水、灌溉、种植”于一体的光伏生态系统,形成甘孜地区“光伏+生态治理”的示范。

坚持制度规范。为避免中选企业圈占、转卖资源,我们将2家违规开发企业纳入了信用黑名单。建立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强化项目履约监管。对签订光伏项目开发合同后,3个月内未完成备案或备案后6个月内未开工,未能在承诺期限全容量建成,以及因开发单位自身原因不能满足开发进度和擅自转让开发权等情形的,由州人民政府(视情况报请上级人民政府)收回开发权,并纳入“信用中国”失信黑名单。

坚持合作共赢,建立了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鼓励资源开发权企业自愿提取民生共享资金,用于促进资源开发地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鼓励项资源开发权企业通过可再生能源碳指标交易机制,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自愿共享清洁能源额外收益,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产出效益。预计,每百万千瓦装机光伏项目,每年可贡献民生共享资金1亿元以上。

风从海上来,扬帆正当时。甘孜州正以奋进者的姿态、以领跑者的风范,抢抓机遇,奋楫争先,不断强化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升清洁电力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更高用能需求,努力走出一条绿色能源跨越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