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
三苏祠内,洗墨池三米见方,墨绿的水中葳蕤出丛生杂草,像一根根倒悬的毛笔。苏轼兄弟就是在这方小池浣洗毛笔。苏轼是天才,聪明如他却依旧勤奋好学。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宋代砚台特有名气。一个打磨砚台的故事为苏轼的好学和心细做了最好的注脚。苏轼常在三苏祠菜园中劳动,累并快乐。每次掘土,孩子们都会有不同收获。一天,苏轼掘出一块美丽石板。这石板既有晶莹光泽,又有精美条纹。一敲击,竟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苏轼拿起这块石板说:“我用它来做砚台如何?”堂妹回答:“我看石板如此漂亮,不如找个工匠打磨后做成首饰。”苏轼摇了摇头:“你看石板纹理多疏,一定易吸收水分,保持潮湿,我看还是用来做砚台比较好。”苏洵得知此事,窃喜儿子小小年纪竟如此好学而心思细腻,遂找来工匠,将石板打成一块砚台送给了苏轼。
苏轼曾于《天石砚铭》中记录这一往事。此后,苏轼一直把这个砚台带在身边。元丰二年(1079)秋七月,苏轼得罪下狱,家人流离,书籍散遗。翌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及至“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笥,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苏轼对这块砚台“失”而复得之喜溢于字里行间。
苏轼之书法成就在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中首屈一指。其《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努力的天才更能迸发让人意想不到的能量。苏轼竟将所读之经书与正史全抄了一遍。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苏轼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读而不写所能相比。这样的用功方法,对苏轼的将来大有益处。读书与抄书双管齐下,让苏轼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时,诗句、典故信手拈来而妥贴自适。
年少多轻狂。出名太早,少年苏轼在一片赞扬声中,也不免飘飘然起来。他自恃学识渊博,才智过人,颇为自傲。一天,他洋洋自得取过笔墨纸砚,挥毫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并庚即将其贴于三苏祠大门两侧。有位白发老翁路过,好奇地上前观看。老翁深感这位苏公子太自不量力。过了几天,老翁手持一本书,来苏府面见小苏轼,称自己才疏学浅,特来讨教。苏轼满不在乎地接过书本,翻开一看,那上面的字他竟一个都不认识,顿羞红了脸。无可奈何,苏轼只得鼓足勇气,如实告诉老翁他并不认识这些字。老翁听了哈哈大笑,捋着白胡子又激他道:“苏公子,你不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了吗?怎会不识此书之字?”言罢,拿过书本,扭头便走。苏轼望着老翁的背影,思前想后,甚是惭愧。苏轼终于从老翁的话中悟出了真谛,立即提笔来到门前,将那副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他手不释卷,朝夕攻读,虚心求教,文学造诣日深,终成文学、书画界一代巨擘。
多数人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时,苏轼总不落窠臼,大胆质疑,对前辈、老师,苏轼尊重但不盲从,学问千锤百炼后才融化为自己血液里的东西。苏轼少年求学正值宋朝最贤明的仁宗庆历年间。在此期间,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政坛出现了很有名望的一干精英——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石介等。石介为了赞颂这几个人,专门写了一首《庆历盛德诗》。这首诗在当时流传甚广,也从遥远的汴京城流传到蜀西眉山。老师看《庆历盛德诗》时,小苏轼躲在一旁偷看。苏轼问老师,这首诗里写的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老师有些不屑地说,你小小年纪没必要知道。此时,苏轼语出惊人:“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人耳矣,何为其不可?”老师惊讶于苏轼辩论之机锋,只好以实相告。正是这次,还是幼童的苏轼第一次知道了欧阳修、范仲淹等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的名字,并深受鼓舞。
在那个老师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完全平等的时代,敢于质疑辩驳的光芒已在苏轼身上隐隐闪烁。后来,在新旧两党中的争斗中,苏轼既不苟同司马光之因循守旧,也反对王安石的过于激进。苏轼在政治斗争的风云中保持着人格和见解的独立,进而被新旧两党同时排斥。性格决定命运,苏轼在政坛步履维艰,这在其人生的童年时代,早已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