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莉
1936年,红军北上经过色达洞嘎寺时留下了一张盖有印章的借据,解放后该寺凭借据找到办事处,办事处依契约履行归还义务,当即偿还洞嘎寺大洋5000元,成为一段千古美谈。
在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中,不只这一桩诚信故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先后进入甘孜地区,历时15个月,途径15个县,5万余人先后在甘孜停留,与甘孜人民缔结了深厚友谊。广大甘孜人民为红军长征支援粮食和牲畜,协同红军行军作战,积极参加红军,收留和保护红军伤病员。红军长征途中未在甘孜设有随军银行、没有发行货币,在银两短缺时,红军购买粮食采用向寺庙、农牧民打借条,在解放后按照约定凭借据均归还了借款。这为甘孜留下了红色诚信基因。
在红色诚信传承下,党的十九大以来,人行甘孜中支在总分行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深入践行“征信为民”理念,不断提升征信服务水平,助企纾困利民,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监管,深化征信宣传教育活动等,努力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升征信服务水平。五年来,甘孜中支开展“行长跑流程”活动,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科学布局辖区征信代理查询网点,联合金电公司开发藏汉双语自助查询机,在全州18县(市)布放21台自助查询机,实现征信自助查询全覆盖。截至2022年8月,共提供个人征信查询76337笔,企业征信查询2350笔,征信便民服务效果显著提升。
征信赋能助企纾困。近年来,甘孜中支以信赋能,积极助推中小微企业融资纾困,州政府签订意向性协议,在辖内大力推广“天府信用通”融资服务平台、中征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强化融资培育,促进融资对接。目前引导2247户企业在“天府信用通”平台注册,实现线上融资393笔29.12亿元。累计促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99笔71.48亿元。促成企业在中登平台登记业务233笔,助推企业动产融资。此外,五年来组织政银企融资对接会10余次,组织金融机构进甘眉工业园区宣讲融资政策,建立金融会计辅导制度等,进行融资培育。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与发改双牵头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按年制定印发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职责,将信用工作纳入政府部门考核。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召开全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会,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三项评定”工作,印发《甘孜州信用县评定管理办法》,探索开展“信用县”创建活动,推动评级结果运用,助力金融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甘孜做法”在《金融时报》报道。五年来全州共评定信用户14.56万户、信用村1039个、信用乡镇141个,完成对274户省、州、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评定工作对871户非示范主体开展平台培育工作。另一方面以“天府信用通”平台为抓手,结合园区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进行信用培育和融资孵化,实现辖内10个产业园区全覆盖。14户红名单企业实现融资5253万元、5户白名单企业获得首贷支持1900万元。
加强征信监督管理。坚持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五年来,对辖内40余家金融机构开展了全覆盖式征信信息安全巡查,对两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及实施行政处罚,加强现场监督核查,并通过异常监测和监督系统对金融机构进行非现场监管,全面筑牢征信合规监管防线。倡导征信合规文化建设,在全辖开展“征信合规百日大练兵”活动、征信信息安全培训等,筑牢“制度+技防+人防+合规文化”风险防控体系,激活金融机构内生动力。
开展征信宣教活动。创新宣传方式。与毗邻涉藏地区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联盟,并和云南迪庆州、青海玉树州等联合开展征信宣传活动,在红军长征会师地甘孜县开展“重走长征路 弘扬诚信风”活动,以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抖音视频、动画视频、征信宣传成就展览、小品、征信文艺晚会、征信知识有奖竞答等形式提升宣传影响力。拓展宣传阵地,宣传主阵地由线下的“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寺庙”向“线上+线下”发展,新增21个征信查询咨询点,并借力“天府信用”、“圣洁甘孜”、“甘孜公积金”等微信公众号宣传,通过金融机构“微信公众号、微信、手机银行APP”、甘孜日报社、州广播电视台等形成线上宣传模式,大幅扩大征信宣传覆盖面。强化校园诚信宣教。推进“一行一校一队”活动,在辖区四川民族学院、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等打造“诚信教育示范基地”,在康定市三中、泸定中学等建立“金融知识教育”基地,在康定市第二中学开展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金惠工程—农村中学生项目”试点,在炉霍新都小学打造“开学第一课”诚信教育品牌等,并在20余所学校开展了诚信宣教活动,宣传覆盖12余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