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今年以来,巴塘县通过提质增效抓产业、跳出传统抓产业、牧旅结合抓产业和延伸链条抓产业,打响产业牌,念好致富经。
据了解,该县坚持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昌波乡锐哇村中蜂养殖基地为中心,以点带面辐射地巫、竹巴龙、中咱等10个乡镇推广发展中蜂养殖。积极引进方箱标准化养殖技术,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与阿克荣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参照市场价格进行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打造巴塘蜂蜜品牌产品,并积极推动该公司与淳安千岛湖千蜂郡种蜂养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助力巴塘中蜂产业产品推广销售,不断扩大巴塘中蜂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做优做强传统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35人,实现年产值90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
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竹巴龙乡建立“县级包乡领导+乡镇+村支部+党员”工作机制,突出乡村旅游经营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水磨乡愁”品牌,以水磨沟村为试点大力发展马路经济,建成红色文化主题旅游服务区、水磨乡愁温泉驿站,形成县域G318沿线农旅业态发展综合服务体,推动集体经济收入从脱贫攻坚期的5万元高速增长至22.9万元。培育农业机械化服务新主体,投入247万元,打造自林贡村农机合作社。大力培育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积极申报巴塘县“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四川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采取“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提供土地翻耕、农作物收割、农作物秸秆处理及加工利用等服务。进一步拓展合作社业务广度,开展畜牧机械销售、肥料销售、中草药种植,助推群众致富增收。今年以来,开展农作物收割服务261亩,盈利1.25万元。
该县引导格木村村民自筹资金36万元,打造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停车露营等多功能的格木星空帐篷营地,年收入达94万元,预计群众分红23万元。投资460万元,建立波明牦牛熟制品加工厂、波明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发巴氏纯牛奶、牦牛风味酸奶等产品,带动发展牧草种植基地1500亩,培育200头以上牦牛养殖家庭牧场10户,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扩大辐射带动效益,群众日净收入达4000元,有效推动了格木村产业全面振兴。
该县以波浪村为中心实施覆盖全镇1200亩的黑青稞种植项目,通过科技赋能、深加工、产品设计、品牌打造等,成功研发青稞月饼、青稞饼干、青稞蛋酥、桃花酿(毛桃酒)等“仁波”品牌系列产品,并已登陆成都春熙路、锦里及县域内各大超市,销售金额达35万元,利润预计20万元,促进全村149户年均增收1300元,是脱贫攻坚期户均集体经济收入280元的4倍多;在省级重点帮扶村雪波村,通过“企业+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的模式,投资114万元,建成2100平米的封闭式养猪场、圈舍4栋和70平米的饲料加工坊。截止目前,已出栏303头育肥猪,剩有育肥猪89头,猪仔72头。经初步核算每头生猪利润在1500元左右,预计户均分红1300元。
记者 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