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锋
爷爷常说:“遍地是黄金,就等勤快人!”
春节还没过完,爷爷就忙碌开了,先把犁铧从墙角拉出来擦拭,镰刀、斧子拿到磨刀石上打磨。地里的春雪还没融化,爷爷就扛着铁镐开始修地埂、筑边坡、清水渠……从早忙到晚,为迎接春耕作准备。
惊蛰一过,爷爷就牵着耕牛扛着犁铧下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人一牛一犁铧永远是田地里最动人的风景。夏季是庄稼生长的季节,除草、间苗、施肥、喷药……地里似乎总有干不完的农活。吃过晚饭,爷爷又把捡拾的柴禾整齐地码在柴垛上,又拿起扫帚把前院后院,甚至门口的巷道都清扫干净。到了秋天,爷爷又忙着收获地里各种成熟的庄稼。想着进了入冬总该歇息了,可爷爷又开始走街串巷卖豆腐,下雪天出不了门,他就搁家腌咸菜……爷爷在世时,房后的坛坛罐罐里都是爷爷腌制的各种口味的咸菜,这些咸菜解决了一大家人入冬后的吃饭问题,有些咸菜甚至可接续住开春新鲜蔬菜上市。
爷爷还有木匠手艺,他打制的家具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村里很多人家户,现在仍然使用着爷爷当初制作的门窗柜子和桌椅板凳,爷爷就是靠着几亩田地和木匠手艺,养活了全家大小七八口人。
父亲从爷爷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的品质,他又把这种劳动观带到了工作中,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日子是靠劳动换来的。”父亲在村小学当老师,每天灰蒙蒙他就起床去学校,晚上等我们睡了,他还伏在昏黄的油灯下批改学生们的作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了17年民办教师的父亲终于转为公办教师,随后调往镇里的中心校任教。我到了上学年龄,就跟着父亲去镇里上学。虽然和父亲“朝夕相处”,可老是见不到他的身影。学校没有专职体育老师,父亲就自告奋勇兼了三个班的体育课,这边刚下讲台,那边又跑去操场给同学们上体育课,每天忙得跟陀螺似的,有时我打好饭菜找不到人,他又到学生家里家访去了,夜里外屋的灯一直亮着,他不是在跟几个年轻老师讨论教学方案就是在批改作业。
我小学毕业那年,学校增设了劳动教育课,已当了校长的父亲身体力行,主动承担起了劳动课的教学任务,年近半百的他带着一帮小学生去后面的山坡植树造林,从食堂里拉煤渣垫操场、铺马路,戴着老花镜教孩子们缝补衣服、补自行车胎……
如今退休在家的父亲还是闲不住,他和母亲在老宅的空地上栽种了很多蔬菜、瓜果,我们都劝他歇下来,他总是说,劳动惯了,腿脚一闲全身都不舒服。
哥哥师范毕业后,也做了一名乡村教师,还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我在建筑公司上班,从基层安装工人做到项目经理,都在用辛勤的劳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兄弟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傲人的成就,但在工作中一直勤劳自律,爱岗敬业,从未懈怠。因为我们知道,勤劳苦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
爷爷离开的这么多年,我家一直秉持着热爱劳动的家风,特别是在有了下一代后,平常的家教家风教育我们都力求孩子们从自觉劳动开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努力让他们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