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古籍文献不仅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更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它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做好古籍文献保护工作,对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人文共识,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为进一步促进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展示、整理及出版、阅读推广工作,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州政协将“加强古籍文献保护 弘扬民族历史文化”确立为2023年主席会议第一次双月协商座谈会主题。
双月协商会前,州政协分管副主席曲梅带领调研组前往省民宗委古籍办、四川民族学院、州民宗委、州图书馆、州档案馆、州藏研所、喜马拉雅文库等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调研,为开展好本次双月协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月27日,这场建真言、献良策、求共识的协商会如期举行。桌面上,凝聚着委员和相关部门心血的10份发言材料汇编成册,散发着专业的深度和温度。
“开拓文化教育功能,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宣传古籍保护工作、普及保护知识、展示保护成果,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
“古籍普查保护研究利用工作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严密部署、精心安排,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建议各县(市)民宗部门设立古籍整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加大对少数民族古籍有研究造诣的干部和古籍整理保护传承人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保护等工作。”
“加快古籍文献档案数字化建设,建立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全面实现古籍资源数字化,提升古籍文献档案的流通率和利用率。”
……
会上,州文广旅局、州民宗委、四川民院、州档案馆、州藏研所、州图书馆、喜马拉雅文库等部门和德格县相关单位围绕协商主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州委编办、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针对意见建议作了回应发言,(紧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