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飞 县关工委 文/图
泸定是一座英雄的历史名城。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的胜利,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美梦。一代伟人毛泽东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不朽诗篇。
如今,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他们离而不去、退而不休,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教育下一代为目的,立德树人、帮扶助困、固本强基,不断为泸定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挥着余热。
党建引领 “五老”队伍不断壮大
为加强“五老”队伍建设,重视核心引领,近年来,泸定县加强党建引领,不仅配强领导班子,还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全县目标绩效考核,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保障”。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加强县、乡、村“五老”人员培训,基本实现哪里有青少年群体哪里就有关工委组织,逐步形成党建带群建带关建,县乡村三级关工委组织实现全覆盖的工作格局。为加强基层工作,泸定县从县关工委“五老”中下派4名有一定群众基础、热爱关工委工作、熟悉乡镇关工委的“五老”到乡镇关工委担任执行主任,有效保障了基层关工委工作。
泸定县关工委“五老”从10年前只有3人发展到现在465人,其中,县级聘请“五老”45人、乡上聘请40人、村上聘请248人、机关聘请87人、学校聘请45人。“五老”中老干部占40%、老军人占17%、老模范占3%、老教师占20%、老专家占17%;“五老”中党员占99%。根据每位老同志的具体情况,成立了青少年传统教育组、法治宣讲组、科技卫生知识宣传组、帮教组、宣传组、网吧义务监督组等六个工作小组,安排“五老”队员相应开展工作,在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有效激发了“五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育新人
近年来,泸定县关工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党政中心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始终坚持以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的方针,搭建载体、丰富形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等内容,深入中小学、乡村、社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针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特点和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关爱和服务活动。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五老”分别在各中小学校开展巡回讲课33次,直接受教育学生21727人,教育面达到90%。
精心设计“六一”系列活动。在“六一”期间,关工委重点对移民库区、边远贫困山区的7个乡镇13所小学、14所幼儿园的7139名少年儿童和2716名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单亲儿童、事实孤儿进行慰问。
开展“暖冬”慰问活动。对全县7个乡镇的3138名困境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暖冬慰问,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价值72万余元。
组织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从2012年起每年举办青少年夏令营活动,793名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困境儿童、孤儿和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参加活动。配合州关工委组织夏令营活动5次,全县104名少年分别到成都、双流、新都参加夏令营活动接受教育,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与此同时,县、乡两级关工委还把帮扶助困作为关工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组织动员成都中小企业协会、中铁十二局、四川省爱心助老慈善促进会等爱心人士对困境学生开展爱心捐赠活动。
“9·5”泸定地震后,泸定县关工委第一时间了解灾区儿童和“五老”受灾情况,慰问受灾儿童代表和受灾的“五老”志愿者。积极对接,衔接乐山市老干局、市关工委、市关爱下一代基金会为“9·5”泸定地震捐赠物资16车。组织“五老”为“9·5”泸定地震捐款13700元。重灾区的“五老”志愿者积极投入所在乡镇村组的抗震救灾、疫情防控工作。开展“9·5”泸定地震“老少牵手·情系灾区·温暖童心”送温暖活动,为全县7个乡镇的1657名受灾青少年捐赠过冬衣物1657件。
用爱护航
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泸定县关工委历来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来推进、探索和创新,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不断加强“五老”网吧义务监管队伍建设,全县3个监管组常态化开展网吧监管,对全县7个网吧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872次。
同时,还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方式,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关心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良好氛围。并结合“八五”普法,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五老”送法治进校园活动,组织有专业特长的“五老”到学校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聘请专业法律工作者向小学、中学师生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反校园欺凌》等,引导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强化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用心呵护
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每到暑假,溺水、道路事故、运动伤害等意外时有发生,如何加强暑期安全教育、筑牢暑期安全防线是泸定县关工委近年来一直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为有效降低暑期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率,每年暑假到来前,该县关工委就与相关部门联系,共同研究部署全县暑期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工作,并以暑期关爱为主题、以服务留守儿童为重点,以领导包片、教育部门包联系学生的方式,确保全县所有留守儿童暑期关爱全覆盖。
每到暑期,该县关工委“五老”成员和各中小学教职工冒着酷暑走村入户,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督促要求临时监护人切实履行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和监护职能。同时,以留守儿童暑期安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为重点,强调学生假期防溺水、交通、用电、防火、防汛、外出等安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在假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假期。
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民族的希望,任重而道远。泸定县广大“五老”成员发扬红军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巨大贡献,先进典型不断涌现。近年来,该县先后有多个乡镇关工委被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评为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泸定县关工委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6名“五老”分别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两名同志评为全省“十佳五老”;2021年,该县关工委4名同志荣获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去年,该县关工委评为四川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