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讯 长期以来,公益诉讼队伍力量薄弱成为制约我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纵深推进和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新使命,办案力量不足的情形急剧显现,也影响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州检察院根据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特点,分析提炼出“一干三支、三区协同,上下一体、左右联动”工作运行新机制,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效能,灵活采用上调、平调、下调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我州公益诉讼检察办案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公益诉讼检察是全流程业务,从线索发现、调查取证,到提出检察建议、跟进调查、提起诉讼、出席法庭等,公益诉讼检察人员均要全程跟进。为此,州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统筹基层检察院骨干力量集中办理重大、复杂、疑难公益诉讼案件。今年以来,该院统一调用康定、泸定、色达、得荣四地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骨干力量,参与省检察院移交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线索初步调查工作。通过统一调用检察人员组成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的实践,既解决了公益诉讼办案力量薄弱的困境,提高了公益诉讼办案质效,也为参与办案的检察人员创造了学习机会,提升了其业务水平。
检察机关内部横向的协作配合,也是检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在办案实践中,州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通过落实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在破坏环境资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等刑事犯罪方面,加强与刑检部门的有效衔接、提前介入,指导侦查机关在收集刑事犯罪相关证据的同时,注重公益受损相关证据的收集;在办理提起诉讼或者支持起诉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时,加强与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协作,积极配合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履行诉讼监督职责;在调查取证等过程中,委托检察技术人员一同参与,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助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不断提高办案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为破解公益诉讼办案中面临的线索收集难、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调查核实难等问题,州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提供案件线索、协助调查取证、提供专业意见等方面,充分发挥“益心为公”志愿者、听证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外脑”作用,这一举措是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助推公益诉讼检察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既有利于增强司法透明度,更有利于提升公益诉讼办案专业化水平。目前,我州两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通过“益心为公”志愿者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6件,邀请听证院参与公益诉讼公开听证7件。 呷绒拉姆 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