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强平 文/图
生态已成为理塘最美丽的标签
“这里曾经是大草原,后来变成了沙化地,而现在又变回了萨戈最美的大绿洲。秋季老百姓还可以收割牧草为牦牛储备越冬饲草。”6月4日,理塘县奔戈乡萨戈村牧民土登欣喜地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要的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据奔戈乡党委书记丁真曲批介绍,奔戈乡在全面落实“草长制”基础上,建立草原管护网格化和管护队伍组织化制度,把草场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利用等活动纳入管护体系,形成全区域覆盖,严格执行禁采砂、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现草畜砂三联动,遏制破坏草原生态的违法行为,维护和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在理塘县,一大批河长、草长、林长踊跃上岗,一条条江河、一块块草地都有了专属守护者。
理塘县持续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四好村”、文明户、绿色家园等评选活动,将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聘请生态环境义务监督员,建立防污治污举报奖励制度,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积极性。2022年,该县投入2.423亿元用于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生态环保事业。2020年,该县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所有河流地表水水质均保持在II类水质标准,县城及乡镇饮用水水源均达到II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达100%。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资料显示,2022年理塘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68.4,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良。生态已成为理塘最美丽的标签,绿水青山碧云天,美丽理塘焕发出生态新活力。
沙化治理让沙地变花海
沙化治理是推进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筑牢生态本底的基础。理塘县奔戈乡托仁村是四川省沙化监测区,海拔4000米—4500米,沙化土地治理总面积7000亩,其中治理极重度沙地88.45亩,中度沙地6911.55亩。
在治理过程中,该县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露沙地,形成并推广了挡沙墙设置、客土措施、沙障设置、植灌种草、围栏封育5大成熟技术;筛选出高山柳、沙棘、披碱草、燕麦等一批适宜川西北高寒沙地的治沙树种和草种,并利用县级骨干苗圃进行沙生植物繁育和试验,为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作为示范工程项目,当地群众通过劳务的方式参与到了沙化治理工程中,给托仁村及周边牧民带来约320万元的劳务收入,另一方面牧民通过参与沙化治理工程,起到了普及沙化防治知识的作用。经测算,工程实施后,每公顷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4.65吨,平均每公顷年蓄水可提高20.85吨,项目实施每年能够减少泥沙流失约5270吨,每年能够增加蓄水约23630吨。2019年—2021年,理塘县争取中央、省级各类沙化治理项目资金共计4136万元,治理沙化面积5.48万亩。
藏巴拉花海景区所在的濯桑乡汉戈村,过去由于全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扶贫建设盲点多、返贫发生率高等致贫因素,导致汉戈村农牧民群众的脱贫步伐显得沉重而艰难。2017年开始,该县在汉戈村创新沙地治理模式,变沙地为花海,实施旅游扶贫新村建设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业,为汉戈村新建800亩鲜花带,配套生态旅游停车场、花村游客接待中心、生态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补充“古道驿站 牧民天堂”牧区生活体验区、锅庄广场、特色帐篷酒店等旅游体验项目,形成集农业观光、果蔬采摘、露营、花海、骑马、射箭等娱乐活动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复合型景区。
发展生态+农业,擦亮农牧业招牌
藏巴拉花海景区建设围绕“农居变旅居、家居变客栈”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周边农牧民群众从事旅游服务。创办旅游服务实体10余个,辐射带动片区6个乡镇农特产品销售,开展专题旅游服务培训1000余次,培养本地季节性解说员50人。通过景区平台带动固定就业100余人,季节性就业1.2万人次。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6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牧民群众每人每年实现旅游增收3500元。汉戈村已成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天府旅游名村,2021年成功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22年,理塘生态旅游业接待游客438.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24亿元。
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优势农牧产业发展成果显著。按照“县建园区、乡抓基地、村树示范户”的思路,着力巩固“极地果蔬、理塘牦牛”两大主导产业,建成生态种养循环产业园14.2万亩,青稞、马铃薯产业基地4.6万亩,15个500头规模以上牦牛养殖集体牧场,科技示范户660户。投入4000余万元创建理塘牦牛现代产业园,濯桑蔬菜现代农业园成为四川省涉藏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川菜供港澳及出口备案基地,农产品远销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先后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禾尼乡(牦牛)成功创建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勒通绵羊”成功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打造“极地果蔬”“天空牧场”等区域品牌,申报注册理塘牦牛、勒通绵羊等地理标志产品11个,香菇、木耳等绿色农产品2个,理塘冬虫夏草被虫草交易市场公认为优质虫草,居涉藏地区川内销量之首。
培育“生态+商贸”,建成理塘现代农牧产业加工贸易园区,持续举办商贸周活动,在珠海、成都开设“天空之城·理塘”农特产品展销O2O体验店,各渠道累计销售农特产品2.91亿元。引进物流企业8家,打通县内物流配送主通道9条,完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日益完善。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现110余种农特产品在京东超市等网络平台销售。积极招商引资,高原供氧健康产业、高高原果蔬深加工、中国-尼泊尔藏民族手工艺品孵化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2022年,理塘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亿元,总量、增速均居甘孜州首位。
理塘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绿色牌、唱特色戏、走产业路,最大化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聚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走出了一条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的道路,正积极争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