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18 中共甘孜州委机关报·甘孜日报社出版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23年06月09日

白玉螃蟹

◎王家年

时下,秋风起,蟹脚痒,持蟹饮酒菊花天,想起了前几年,笔者收藏了一件明代雕白玉螃蟹,拿出来把玩一番,颇有感悟。

自隋文帝开皇七年开科举考试到清光绪废止科举制的1300多年的历史中,围绕“学而优则仕”的“八股”取士制度,多少莘莘学子演绎了一幕幕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人间情景剧,遗留下了不少凝聚着科举文化内涵的玩物。

前几年,笔者收藏了一件明代雕白玉螃蟹,螃蟹仿生写实,厚实,和田白玉,玉质佳,色若凝脂。以仿生圆雕憩息河蟹,结构准确自然,细节生动传神。古代科举中有“一甲一名”之谓,暗喻及第登科,状元之才。

当时科举有三甲之制,三甲之中以一甲最尊贵难得。蟹,有厚壳护身,犹如壮士披甲;故蟹被视为一甲的象征;古代以蟾宫折桂来比喻高中状元。肥壮的蟹以它的蟹爪来攀折桂树的枝叶,有金榜题名之兆;另外一层意思是蟹为水中物,故极能生水、助水,随身佩戴一甲折桂白玉蟹做护身符的五行属水的灵蟹相助,可化解是非,使财运更上一层楼。

笔者所收藏的玉蟹工艺为立体圆雕,采用透雕、浮雕、阴线刻等表现手法,生动逼真地再现了一只螃蟹纵横爬行的形象,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虽形象刻画较细,蟹甲、螯钳打磨抛光仔细,蟹腹、镂空及下凹细部稍事打磨,反映了“粗大明”的时代风格。

特别是螃蟹两只大钳子,寓意“二甲传胪”,常见于明清时期的器物上。科举时代,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唱名典礼叫传胪。古代以上传语下为胪,即唱名之意。其制始于宋代,进士在集英殿宣唱名次之日,皇帝到殿上宣读诏命,由阁门承接,转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皆齐声传名而高呼。《明史·选举志》载,明代殿试第一名为会元,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到清代则专称进士二甲第一名,也有进士三甲第一名的。以“二甲传胪”为表现题材,寓意着能得到皇帝钦点,象征着金榜题名和功名利禄,反映了古代读书人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美好理想和祈愿。

迎春赏春字盒

近日,一件清乾隆御制剔彩春字天圆地方琮式盒现身拍场,引起人们关注。由于国力强盛和乾隆帝的积极推动,清代漆器制作达到鼎盛。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年左右,宫廷密集制作了各式雕漆宝盒,百工炫巧争奇,料不厌精,工不厌细,开创出华丽精巧的典型风格,影响深远。而剔彩则属雕漆中工艺最为繁复的一类,因而较为少见。

上拍的这件春字盒呈天圆地方仿古玉琮式,题彩有红、黄、绿三色。盖面雕聚宝盆纹饰,锦地上雕聚宝盆,满盛各式珍宝,盆内发出万道霞光,霞光以三色交替呈现,光上托春字。因“春”字具有一年复始、万物更新之意,故象征长寿和新生,为明清时期经典装饰,甚为皇家热爱,百年不衰。盒的侧壁中心有四处开光,内于天、地、水锦纹之上,髹朱漆浮雕山石、果实、菊花等纹样,两侧剔刻牡丹纹饰。整器做工不厌其烦,开光边沿处密布工整细巧的纹样,或回纹,或万字纹,或抽象卷草纹,刻工一丝不苟,尽显乾隆朝的华美风尚,非能工巧匠不能为。此春字盒刀法快利,精细纤巧,磨工不似明早期雕漆的圆滑,边缘锋利,漆色鲜艳,设计精美,雕工精湛,为清代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所制剔彩器的典型特征,具有浓重的皇家气派。

清时,为庆祝皇帝或者皇太后的生日,清宫造办处每年都要制作数量庞大、寓意长寿吉祥的器物,其中又以乾隆朝为最。春字盒便是较为常见的吉祥器物,其盒面纹样及装饰风格完全承袭嘉靖朝,乾隆朝时将之命名为“春寿宝盒”。“春”字带“万寿长春”的祈愿,“宝”字则代表聚宝盆上的宝物。

前几年,笔者在某拍卖会上还曾看到过另一件清代彩漆深雕春字花卉盒。这件剔彩漆盒奇巧精致、秀雅华美,通体以木为胎,上施朱漆,堆漆肥厚。盒面中心作“春”字花卉,花瓣层层绽放,惹人喜爱,呈现繁密茂盛之势。盖盒色泽以朱漆为主,鲜艳莹润,光亮夺目,其间渐染诸色,更添异彩,极具观赏价值。

雕彩漆是在胎骨上分不同层次髹不同颜色的漆,然后逐层刻除不需要的颜色,使最终留下的图案呈现出绚烂的色彩。这种工艺从南宋便有萌芽,但色彩单调,最多仅采用三种颜色,发展至明代日趋成熟,色彩也逐渐丰富。这件清代彩漆深雕春字花卉盒漆色光亮,包浆浓郁,雕工圆润,下刀一气呵成,粗犷豪放中呈现出朴实美。